一心蘭園董事長簡維佐:「我這邊現在有在量產的品種,差不多300個品種」。色彩繽紛的蘭花是台灣外銷產值最高的農產品之一,其中四成銷往美國,2024年輸美產值約20億台幣,但在關稅疊加後,新關稅直接從0提升至20%,現在業者不排除往低稅率國家買地種蘭花。
蝴蝶蘭業者:「蝴蝶蘭主要競爭對手荷蘭那邊15%中間就差5%,可能會虧本這樣,目前是還有尋找地去其他國家的銷售」。蘭花業者預估,過去每年可出口30個貨櫃量能,如今關稅疊加,年損失至少600萬元以上,稅率疊加衝擊產業還有這。
台灣工具機銷美,原本關稅平均4.7%,20%加上去之後將近25%,程泰集團總裁指出,日韓工具機過去銷美為零關稅,如今15%,等於台日韓相差達10%,加上新台幣匯率相對強勢,未來要銷美處境艱辛。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這個差距就是競爭的優劣勢」。
20%不是天花板,而是地板價,其他產業像是自行車原稅率5.5%~11%,加上20%最高變成31%,紡織品更慘,疊加完高達40%,塑橡膠最高26%,對此,工具機公會、進出口公會都強調,關稅政策採用「疊加」方式。
台北進出口同業公會秘書長黃文榮:「業界其實就我們所知道的是,就是你原來的稅率加20%就是你的稅率,就是MFN加上現在是20%,那這個就是我們業界面臨的問題」。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業者他本來就一直在台灣生產,他也都沒有移走,這一波來講的話很可能對他來講,20%就是一個基本的地板價就這麽高」。
其實在關稅上路之前,紡織股王儒鴻就表態,會採新定價機制與客戶重新議價,畢竟匯率不可控,關稅又一疊再疊,業者成本壓力實在太大。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