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解釋,為何這時要進行「類普篩」。

「基隆類普篩」遭疑雙重標準 陳時中解釋:時空背景完全不一樣

記者|鏡新聞

陳時中出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針對「類普篩」雙標問題,他回應,如果2020年要進行普篩,當時還沒有快篩試劑;2021年要做,也只有專業用快篩,且當時快篩精確度不足,大約僅有7成;不過,現在已有家用快篩試劑,且比較普及,準確度也達到9成以上。

「因此,這兩個時空背景完全是不一樣的情況。」陳時中說,現在於基隆進行「類普篩」,也是擇定有社區傳播可能性的地區進行試辦計畫,如果成功,往後就可以沿用在其他區域防堵模式,此外,社區篩檢站也會持續進行PCR篩檢。

至於該如何解決偽陰、偽陽的問題?陳時中表示,偽陰、偽陽是比率的問題,PCR也一樣有偽陰、偽陽的問題,現在就是大規模快速的篩檢,找出潛藏個案,同時要把疫調做好,逐步把社區個案找出來,是最主要的共同目標。目前看來都有可能是從境外移入個案而產生疫情。

現在進行「類普篩」的時間是否已晚?陳時中說,什麼叫做太晚,目前基隆疫情仍可能存在許多潛藏的傳播鏈,「類普篩」就是要把這些個案找出來;中央及地方持續共同合作,指揮中心也會準備好快篩試劑。

更新時間 2022.03.31 14:49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