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豹能源副總經理譚宇軒表示,雲豹剛開始以太陽能為主,太陽能比重越來越大之後,雲豹轉型到風力發電,做完發電後做儲電(能),包括國內外的計畫,接下來電力買賣,子公司天能綠電也已經掛牌,而且在綠電領域一直保持領先,除了綠電以外,雲豹也打造多元低碳解方,包括再生塑膠、生物分解技術以及電動腳踏車等等,雲豹都已經蓋新的工廠並衍生新商機。
譚宇軒表示,雲豹做綠電以後也開始做塑膠回收,在不用添加新料的情形下,就可以處理塑膠包裝膜、農業包裝膜等廢棄塑膠,並將其再製100%全再生塑膠袋,透過獨家技術將廢塑膠還原為接近新料品質的顆粒,建立閉鎖式循環經濟模式,碳排只有0.44%,比在便利商店購買的其他塑膠袋好很多,目前是國內第一個拿到政府認證的企業,除了再生塑膠以外,ESG有非常多的解決方案,雲豹也都有持續在關注。
同時,雲豹也自行開發電動腳踏車,自有品牌的RIKULAU用鈦合金、不鏽鋼和鉻鉬鋼等打造高階自行車,晶片和APP也自行開發,透過手機就可以即時查看電池電量、設定騎行模式等,不但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也可以讓使用者更能掌握車輛狀況。
此外,雲豹透過AI追蹤黑水虻提高養殖效率,以往的做法是堆肥養菌三個月才能夠產生酵素,雲豹在實驗室就可以三小時就把菌養好處理中藥渣,效率非常高,提供很好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現在已經蓋了第一個廠,並且和藥廠簽約合作,這也是雲豹蠻棒的新嘗試,因為做完以後還可以產生碳權,所以等第一座廠運作起來,如果順利的話,我們會再蓋第二座,甚至第三座廠。
譚宇軒透露,如果只講綠電,雲豹能源能夠變出來的花樣不大,但是如果在淨零排放的大框架之下,先做綠電,接著再成為減低碳排的最佳夥伴,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並且創造更高價值的商機。
相關文章
零碳永續論壇4/解鎖全球400項氣候科技 勤業眾信樂當台灣企業淨零轉型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