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台鐵工務人員警告,受馬太鞍堰塞湖潰流影響,若不及時搶修,軌道可能出現「沉落效應」。(翻攝自台鐵工務聯合會臉書)

馬太鞍堰塞湖洪災退水後 台鐵憂軌道下陷:真正的戰鬥才開始

記者|鏡週刊

台鐵工務聯合會指出,堰塞湖水位暴漲時,溪水瞬間淹上鐵軌,道床被泥沙掩埋、道碴飽水鬆散,整個軌道結構瞬間失去穩定。「外界看到的是水退,我們看到的,則是一場漫長的夜戰。」

為避免軌道下陷危機,工務道班人員必須趁夜間封鎖施工時段,一鏟一鏟挖出受損道碴,再逐層鋪回新料,夯實並調整軌距與水平,確保每一吋軌道恢復標準狀態。許多區段機具無法進入,全靠人力「肩挑背扛」,工務人員連續數晚穿著膠鞋在泥濘中作業,只為讓列車與救災人員安全通行,維持軌道作為大家信賴的生命線。

台鐵工務聯合會強調,這些深夜默默付出的「超人」,希望獲得對等待遇與尊重,以持續投入鐵路維護工作。

相關文章

「這2類飲食」成癌細胞糧倉 營養師:恐助肺腺癌生長

問中選會花蓮洪災「有沒有到現場」 麥玉珍:選務比救災重要?

Gemini推出「學生方案」!大學生享Google AI Pro免費體驗1年

更新時間 2025.10.08 18:4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