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四季皆夏的台南,衍生出精彩的冰品美食,其中以八寶冰為最。(圖為冰鄉的八寶豆花)

裴社長小吃手記12/三間廟三碗冰!台南小吃之天熱吃冰

記者|鏡週刊

因為台南的小吃多集中在宮廟附近,我在台南著實拜了許多廟。第一天我們就去了大天后宮。大天后宮是台灣最早官方興建的媽祖廟,更是首座以天后宮為名的媽祖廟。早在西元1720年就列入官方祀典的媽祖廟,所以被稱為祀典大天后宮。這個廟址原來是南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後來在寧靖王捨宅之後轉變成媽祖廟,所以大天后宮舊稱東寧天妃宮,是中華民國的國定古蹟。

一開始就聊了一些Google能查到的資料,不是要講古,而是說明一件事,這次我去台南,《鏡週刊》美食旅遊組安排密密麻麻的行程,每個行程都從廟宇開始,大天后宮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等於是台南市最重點小吃的集中區,所以我到台南市中心第一個拜拜的廟,也走了很多路的地方就是大天后宮。

不過拜拜和走路是有價值的。那一天從大后宮旁邊的巷弄走出來到民族路上,我抬頭映入眼簾的就是石精臼點心城的「謝家八寶冰」。得救了。我從來沒有走路那麼快的,三步做兩步到了冰店,店老闆是一位看起來十分斯文的先生。我依照美食組記者的提示,點了八寶冰,而且提醒老闆要加蓮子。《鏡週刊》的記者非常認真,早在我去台南之前就每家店都吃過,知道什麼非點不可。

石精臼點心城裡最熱鬧的一攤就是「謝家八寶冰」。

謝家八寶冰由謝家第一代從小攤車做起,從1963年至今已逾一甲子。第一代老闆到了70歲才願意退休,交棒給原本從事程式設計、從小在攤位幫忙的第二代謝奇璋。

攤子上的冰品配料全是自製,花生只用香氣濃郁的台灣本土花生。

謝家八寶冰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謝家第一代從小攤車做起,1963年賣冰品起家,至今已超過一甲子。第一代老闆到了70歲才願意退休,交棒給原本從事程式設計、從小在攤位幫忙的第二代謝奇璋,也就是我剛剛說的斯文的先生。科技男真的有潔癖,我點完冰之後,看老闆不疾不徐的舀料,每一個舀進碗中的食材,他都像看藝術品般的端詳,然後在枱前東擦擦西擦擦,一定要窗明几淨。

謝老闆把攤子整理得非常乾淨,舀料也很有講究。

謝家八寶冰雖名為「八寶冰」,實際上顧客可選擇所有配料,有蜜糖紅豆、綠豆、花豆、花生、蓮子、杏仁凍、杏仁粿、圓仔等,你可以一次把豆類、配料加好加滿,而且不加價,超有誠意。他的配料全是自己做,圓仔也是純手工製作,每日一條條手揉麵糰再切塊,呈現大小不一的四方形,不是圓形,特別軟Q,遇冰後口感會更加彈牙有咬勁。他的花生用台灣本土花生,老闆表示台灣花生的濃郁香氣和綿密口感是進口貨比不上的。

雖名為「八寶冰」,實際上可將所有配料All in,把蜜糖紅豆、綠豆、花生、蓮子、杏仁凍、杏仁粿,全部加好加滿且不加價。(60元/份)

謝老闆把配料舀好後,再蓋上厚厚一層剉冰,光用看的就很清涼。

謝家八寶冰每天晚上7點開張,營業到凌晨,客人一直川流不息。

這些食材中花生和蓮子的進價高,製作麻煩,所以記者提醒我一定要特別點名,我看我們一位攝影記者單點花生冰就知道門路。果然,花生如此的綿密香醇,不知道要煮多久、用什麼方法,才能完成如此好吃又粒粒飽滿分明不破相的花生。而他的蓮子是冰糖熬煮的,每一顆都像蜜過一樣鬆軟好吃。不怎麼圓的圓仔更是彈牙好吃。

吃到美味的八寶冰,忍不住露出最真心的笑容。

我後來發現,在台南,叫圓或丸的東西都不怎麼圓,基本上都是隨意的方形,是因為建城四百年的歷史,讓這裡的居民眼見皆圓了嗎?老實說,我那天在謝家八寶冰,連吃兩大碗冰,拍照的時候,攝影記者說他在我臉上看到由心𥚃笑開到臉上最燦爛的笑容。

第二天,我去了全台首座保生大帝廟,為的也是吃冰,因為有名的冰店「冰鄉」的內用座位就在保生大帝廟前廣場。這座「六興境開基開山宮」是台灣最早興建的廟宇之一,簡稱為開山宮,有學者認為是全台首座保生大帝廟。

開山宮如今主祀保生大帝,以及與台灣有段淵源的隋朝將軍陳稜。據說開山宮的前身是供奉「開山聖王」陳稜的將軍祠,直到荷蘭時期漢人漸多,才從福建省的白礁慈濟宮迎奉保生大帝來台。

說這廟古老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有一個說法:開山宮是明鄭來台,於永曆元年也就是西元1647年所建,這樣也將近四百年了。不過這座廟幾經修建,二次大戰時為了開鑿防空洞遭拆除。我們現在看見的開山宮則是1987年發起重建、1996年落成建醮。比起許多知名大廟,開山宮的規模相當小巧,卻依舊閃耀著台灣歷史的光芒。我那天到的較晚,已經夜幕低垂,所以只在廟外合掌拜拜,沒有進廟,不過仍然可以感受到廟的氣勢。

回到吃冰這個話題。冰鄉位在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冰店的後面才是開山宮。客人都是先在店前點冰,然後從旁邊的巷子走到店後、廟前廣場的戲台前面找桌子坐下來等冰。我在店門口看到以前《壹週刊》報導他的芒果冰的海報。問了第二代老闆娘,她說,現在很難聚集四種芒果又品質上乘,所以已經從菜單刪除了。

「冰鄉」也是經營近50年的老店,在地相當有名聲。

客人就坐在店前的騎樓,享用各種水果冰品。

美食組記者告訴我,當時《壹週刊》說冰鄉有最厲害的芒果冰,一碗中集結了四種芒果:愛文、金煌、烏香、台農一號或蜜芒果,然後淋上濃稠金黃如蜜的芒果汁,我想到那個畫面都血糖爆錶。

冰鄉創業於1978年,已有47年歷史,店內販售的招牌冰品是「八寶豆花」與「薑糖番茄」,老闆堅持不使用果糖,自熬紅糖與白砂糖,主打健康原味。水果系列的剉冰會隨著產季更換,夏天西瓜、冬天草莓,大家只要上網搜尋就知道他冬天草莓冰的熱潮,快過季時網上一片哀號。

我今天來冰鄉,還是吃他的招牌八寶豆花和薑糖番茄。他的八寶豆花,八寶有紅豆、綠豆、大豆、麥角、圓仔、芋圓、粉角、硬花生等好料,豆花是從黃豆開始自製的傳統豆花。只見老闆在碗中先放豆花再疊上一層剉冰,然後把八寶漂亮的排在冰上,最後在中間放一些冰屑然後淋上糖冰,擺盤很漂亮。

冰鄉的招牌是「八寶豆花」,八寶有紅豆、綠豆、大豆、麥角、圓仔、芋圓、粉角、硬花生等,豆花是從黃豆開始自製的傳統豆花,整碗吃完超級有飽足感。(60元/份)

這和謝家八寶冰不同,謝家八寶冰好料在碗底,冰山堆其上,我每一匙都像挖寶,每一匙都不知道你會挖到什麼,十分有趣。冰鄉的做法則是鋪在你面前,好像在說「我就是這麼大氣坦白」,是比較年輕的心思。

當然,他的八寶也是好吃的,豆花上乘。另外,我心心念念的是「薑糖番茄」的沾料。這可是台南的特色,用醬油膏、糖、薑末、甘草特調的沾醬,就是讓黑柿番茄的美味升級。你很難想像,鹹甜辛甘的沾料能讓黑柿番茄入口後味道幾度翻身。

冰鄉的「薑糖番茄」只用黑柿番茄。(70元/份)

黑柿番茄切片,沾一點用醬油膏、糖、薑末、甘草的特調醬汁,便是人間美味。。

夜深了,廟前廣場來來往往的年輕人,坐在開山宮前吃冰嘻笑,活力十足,畫面卻一點也不違和。這就是老台南的魅力吧。

冰鄉的店後方是一個廟埕,晚上坐在這裡吃冰有種難得的愜意感。

第三天,我直奔六甲恒安宮媽祖廟吃剉冰。因為我第一天到台南就要吃這家,但一到發現竟然沒開,原來是台南大水他休息十天,現在放晴,他要備料,因為不論是粉粿、紅豆、鳳梨醬、楊桃醬、愛玉,所有加到剉冰𥚃的食材都是自己做的,只好第三天才吃到這深具古早風味的剉冰。

這家剉冰是榮總陳威明院長從小吃的剉冰,我在之前的節目中曾經提過,但是,吃冰歸吃冰,和小吃是放在兩個胃的,所以這一集還是要重複說。這家位於恒安宮媽祖廟前的六甲媽祖廟剉冰,地址是台南市六甲區仁愛街28號。他的後面是鴻源診所,也就是古老的李源醫師診所。當地有句俗語:「欲去給李仔源看,過溪就好一半」,李源醫師是一位仁心仁術的醫師,醫術好,經常幫窮人看病不收錢。現在這棟老診所已經被媽祖廟買下來,也做為復健診所使用。

而六甲當地的信仰中心恒安宮媽祖廟,創建於1661年,是隨著明末清初鄭成功的參將陳永華率領的軍隊來台灣,所以被稱為「護軍媽」。六甲恒安宮,我看到廟碑所記,廟中之媽祖乃明朝永曆年間,鄭氏軍隊出師來台之前,向福建莆田湄洲嶼恭迎三尊軟身媽祖以為護航之神。鄭成功的軍隊航行於海中,忽起大霧,迷失航路,在危急之時,參軍陳永華看見前方出現悠明燈光,遂循著燈光前進,才能安全入台。所以被稱爲「護軍媽」。

鄭軍入台後,陳永華經過六甲勘察,見此地靈秀,於是在此地建造土壁茅屋之廟,並將帶來的聖母神像,奉祀於此,據傳這就是六甲恒安宮媽祖的由來。乾隆57年(西元1792年),地方大戶毛天申重建並擴大廟庭。後來屢經重建增修,成為今天的恒安宮,也是六甲地區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回到六甲媽祖廟剉冰。這家店是在民國2年開業,是已經超過103年的剉冰老攤車,它原本開在六甲市場內,第一代老闆是毛金元。毛金元早在1912年於六甲舊市場掛牌「金玉興冰店」賣剉冰,當時只有粉粿與粉條兩種配料,後來舊市場拆除重建,市場暫時遷至恒安宮變成冰攤,就一直在這裡經營到現在。所以我們現在都叫他六甲媽祖廟剉冰,其實他的本名是金玉興冰店。

已有103年歷史的「六甲媽祖廟剉冰」,現在已經成了六甲最熱鬧的地方。

毛老闆一開店,便手不停地舀冰盛料,非常忙碌。

我坐下來,點了他最具古早味的麵茶粉粿加愛玉加米苔目加鳳梨醬剉冰,價錢十分公道,清冰只加糖水只要20元,綜合或自選料都是45元一碗。這攤車前可以說是六甲市區最熱鬧的地方,早上八點就開賣,很多人太熱吃不下午飯,就來吃一碗冰,又飽又解暑熱。所以我去的那天明明還不到中午,卻早已坐滿吃冰的人,還有一堆人排隊,包括我。

老闆自炒的麵茶拌入綜合冰中,非常香。,又飽又解暑熱。(綜合45元/份)

毛老闆所有配料都是自己做,紅豆、綠豆、粉粿、米苔目,自己熬鳳梨醬、楊桃醬,愛玉自己搓,麵茶也自己炒,麵粉乾炒炒熟後拌入糖粉,非常香。我把麵茶拌進剉冰後,先吃了一口粉粿,不得了,粉粿Q軟至極,而且它是用梔子花染色的,有著皇家漂亮的正黃色。

我說明一下,四月開花的梔子花全身是寶,開的花是正香,結的果實,是高級染料,染出來的黃色是正黃色,古代染皇帝的龍袍,一定要用梔子,染出來的絲綢才是最正的金黃色。梔子花的果實也是食用染料,以前我小時候吃的粉粿一定是用山梔子染的,後來也有店家用黃色四號食用染料染粉粿,就少了梔子香味。

我在六甲媽祖廟剉冰吃的粉粿是梔子黃,好感動。不得不說,麵茶的古早味與黑糖水鳳梨醬,把本身無味卻帶來不同層次口感的粉粿、愛玉和米苔目,撞擊出最佳美味。初秋的秋老虎,我在台南,頭上的烈日完全被這碗剉冰打敗了。

自選料的粉粿、愛玉、米苔目,粉粿是用梔子花染的正黃色。(自選料45元/份)

這次我在台南吃小吃,走過許多廟宇許多巷弄許多市場,體驗了台南美食的深度,尤其是台南三天的三間廟、三碗冰,更讓我知道台南的滋味豈是只有一個甜字可以形容的,太多的滋味要讓我不斷去台南挖掘。

裴社長

  • 《鏡週刊》《鏡文學》董事長,因曾任《壹週刊》總編輯兼社長,自此被眾人稱為「社長」。平日吃遍美食,又常向餐廳名廚請教,在《裴社長廚房手記》出版後成為暢銷美食散文作家,目前正在籌備第三本書。

已出版兩本《裴社長廚房手記》的裴偉,現在正在籌備以小吃為主題的第三本美食書。

謝家八寶冰

  •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38號
  • 營業時間:19:00~凌晨00:30

冰鄉

  •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160號
  • 電話:06-223-4427
  • 營業時間:12:00~20:00,賣完為止,不定期公休,公休日會在FB上公布。

六甲媽祖廟剉冰

  • 地址:台南市六甲區仁愛街28號
  • 電話:0936-245-605
  • 營業時間:08:00~16:00,週一、二公休。

相關文章

裴社長小吃手記10/豆菜麵肉粿魯麵牛肉湯 台南的早餐文化

裴社長小吃手記9/台大醫院余忠仁院長 台南小吃口袋名單

裴社長小吃手記8/台北榮總陳威明院長 台南小吃口袋名單

更新時間 2025.10.09 08: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