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 Logo
Sponsor Logo
鄭運鵬(左)針對陳為民(右)提到的測速照相過多意圖,分析原因。(翻攝自鄭運鵬、陳為民臉書)
鄭運鵬(左)針對陳為民(右)提到的測速照相過多意圖,分析原因。(翻攝自鄭運鵬、陳為民臉書)

陳為民怒譙測速照相密度高「國恥」 鄭運鵬曝民代未發聲原因

陳為民23日在臉書轉貼一張「台灣測速照相地圖」,不滿寫下:「就奇了怪,跟疾病似的快速增加到比軍事基地和監獄密度都高的賺錢機器、竟然沒有一個民袋(代)發聲,朝沒有、野沒有、甚至想入政的都沒有,像鬼故事一樣,聽說,一個公職都沒有。」痛批這些民代要不是共犯,就是沒有與人民生活在一起,還撂下「國恥」狠話。

陳為民的不平之鳴獲得許多民眾響應,前立委鄭運鵬則分析,各地的測速照相,「高比例是居民請民代建議路權機關的,所以在地民代不太反應測速照相機太多的問題」,外地人初來乍到容易吃罰單,但在地居民可能長期因事故頻繁受到干擾,若行經省道、縣道多觀察就可以看出這些跡象;同樣獲得不少網友贊同,認為設立測速照相主要是遏止飆車和事故。

律師林智群則指出,台灣的測速照相機,除了高速公路以外,大部分的都是地方政府警察局管轄,罰單收入則是75%歸地方政府、24%歸處罰機關,只有1%繳國庫。另外,交通YouTube「充滿活力的培根」也認為,花東觀光不振,除了天災頻傳,區間測速等科技執法,加上不合理的速限,也讓國人卻步。

更新時間2025.11.24 17:18 臺北時間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