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笠原欣幸分析指出,公投部分,民眾黨提案要求「重啟今年5月停機的核三廠」,意在挑戰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政策。開票結果顯示,同意票434萬1422票(74.2%),不同意票151萬1693票(25.8%),雖然同意票大幅領先,但投票率僅29.5%,未達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門檻,因此不具效力。相較2021年公投投票率41.1%,此次參與度明顯下降。
至於罷免案,這次針對國民黨7名立委進行投票,結果全數未過關,罷免同意率33.9%,不同意率66.1%,顯示藍營支持者更為積極,民進黨選民投票意願則持續低迷。若與7月先前24個選區的投票相比,國民黨在得票率上更具優勢,最終確保31席全數安全過關。
小笠原指出,兩項投票反映出執政黨的兩大核心訴求:「抗中保台」與「非核家園」,正逐漸失去號召力。尤其能源政策面臨挑戰,核三廠停機後,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進度落後,需仰賴火力發電,光電並衍生農漁村環境破壞與地方政治疑慮,讓非核政策愈來愈受到質疑。
小笠原認為,2025年的「夏季戰爭」(夏の陣)結果,意味著民進黨已不再掌握壓倒性優勢,若執政黨要止住頹勢,必須正視大敗的現實,重新建構論述;而在野黨雖嚐到「反綠」帶來的勝利感,但也必須思考,是否僅憑反對即可達成政黨輪替,未來一旦執政,更需提出清晰願景。朝野陣營皆有各自的課題需要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