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思覺失調困迷霧 是病人還是罪人?

記者|許珮珍

攝影|陳岳威

思覺失調症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腦部功能失調而引發的精神疾病,在全世界大約每100人,就有1個人罹患思覺失調症,而在台灣,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有超過15萬人罹患思覺失調症相關精神疾病,通常的發病年齡會落在青少年時期至30歲之間。

目前思覺失調症的明確病因並不清楚,可能是環境,可能是基因遺傳,又或許是腦內的多巴胺,這類神經傳導物質出現變化,也可能是和藥物毒品濫用,或是心理壓力等多重因素有關。

患者可能會出現的症狀,像是妄想、幻覺、幻聽,或是會自我封閉、情感冷漠,又或是有認知障礙,像是專注力降低、學習困難、缺乏病識感,以及可能伴隨情緒焦慮等症狀。

所以思覺失調症患者,確實是生病了,但問題就在於,我國刑法針對精神障礙,或是心智缺陷的犯罪行為人,會依據他們病情嚴重程度的不同,可能減刑,甚至是不予處罰,但這樣的結果,讓很多民眾無法接受。

究竟面對思覺失調症的病犯,要給予他們怎樣的處遇,才是最適當、而且有效的?社會大眾又該如何看待思覺失調症患者?因為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像新聞事件裡的那樣令人害怕,很多患者就像「正常人」,他們努力生活,努力地想撕去汙名化的標籤,節目一開始帶您來看仙仙的故事。

更新時間 2022.03.10 11:13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