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蔡豐州指出,加熱菸若順利課稅,預估每年可帶來逾200億元菸稅及健康捐收入。(翻攝蔡豐州臉書)

醫界籲加熱菸上架勿「打假球」 應如實課徵菸稅降低健保壓力

記者|鏡週刊

蔡豐州盼如實課徵菸稅能夠挹注健保支出,改善醫護人員待遇。(翻攝蔡豐州臉書)

蔡豐州表示,修法當初明確將加熱菸納入管理,等於國家已承認其存在及規範必要性。若依法核准上市後仍遭阻擋,不僅違背依法行政原則,更讓健保失去穩定財源。他指出,依《菸品健康福利捐分配及運作辦法》第4條,加熱菸若順利課稅,預估每年可帶來逾200億元的菸稅及健康捐收入,足以挹注健保支出、改善醫護人員待遇。

蔡豐州直言:「此事原本與我無關,但當主管機關打假球、讓健保缺錢,就不能不管。」健保財務吃緊、醫事人員待遇長期被打壓,政府卻放著可收稅、可補缺口的產品不准上市,形同自己關閉收入來源。他批評,這種「怕被罵、不敢依法」的官場文化,讓市場變得更亂,反倒助長地下水貨橫行,既逃稅又缺乏安全管理,他反問:「這樣有比較健康嗎?」

蔡豐州也指出,現行政策的矛盾不僅出現在菸品上。政府一方面喊著健保資源不足,卻又積極推動限縮給付、擴增醫學生名額、修法管制「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ost-Graduate Year)與自費診所,「雙重夾殺」讓醫療體系愈來愈難以為繼。蔡豐州說:「就像一家之主,明明有工作可做、有錢可收,卻裝可憐說沒錢,這樣的治理邏輯怎麼能說得通?」

蔡豐州強調,權益是爭取來的,不是靠抱怨。「我們上凱道三次,不是為了抽菸,而是為了健保財源、為了醫療永續。」他呼籲政府回歸制度初衷,尊重法治與科學審查,不應讓政策陷入道德綁架或政治算計。他說,加熱菸以低溫加熱減少有害物質產生,不等於「無害」,但至少在風險管理上比紙菸往前邁進一步。如今審查終於通過,既可導正市場秩序,也能為健保注入久違的活水。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

相關文章

反毒識詐街舞大賽 電豹女孩熱舞開場齊發聲

貪3.8萬元洩露雄二飛彈機密 翻拍飛彈操作書下場慘了

稱搭高鐵遺失200萬 男子謊報下場慘了

更新時間 2025.10.14 13: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