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中國今宣布,將收緊稀土及相關技術出口,並對部分半導體及人工智慧技術實施逐案審批。(東方IC)

中國擴大稀土管制 範圍涵蓋半導體與軍事敏感技術

記者|鏡週刊

根據公告,自2025年12月1日起,境外組織與個人出口含中國成分的稀土產品,或使用中國相關技術在境外生產的稀土物項,必須先取得兩用物項出口許可。公告同時規範,向海外軍事用戶、出口管制名單及關注名單上的進口商或最終用戶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涉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恐怖活動或提升軍事能力的出口,也將被禁止。

此次管制的稀土物項分為三類:一是含有中國原產稀土金屬(如釹、鏑、釤等)且占比達0.1%以上的境外製造產品;二是使用中國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材製造及二次資源回收技術在境外生產的產品;三是中國原產的相關稀土金屬。前兩類自2025年12月1日起生效,第三類自公告發布即刻生效。

此外,公告明確,研發或生產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256層及以上存儲晶片,以及具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出口,將採逐案審批。中國商務部指出,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材製造及二次資源回收相關技術,及其生產線裝配、調試、維護、升級等技術,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即便出口非管制物項,只要出口者明知其將用於境外稀土生產,也必須申請兩用物項出口許可。

公告發布之際,全球地緣政治競爭升溫,各國正爭奪半導體、電動車、磁鐵及先進國防系統所需的關鍵礦物控制權。中國在全球稀土生產中占主導地位,近年來多次利用出口限制作為科技與貿易談判籌碼。分析人士指出,新措施可能進一步加劇供應鏈壓力,並促使美國、日本與歐洲加速稀土採購與加工能力多元化。

中國商務部強調,此次管制物項範圍有限,並設有合理過渡期以保障既有商業合約履行及合規要求。同時,中方也表示,願透過多雙邊出口管制對話機制,促進合規貿易,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相關文章

快訊/全日空班機驚魂!沖繩飛東京航班機艙冒煙 又是乘客行動電源自燃

251人獲救「唯一殞命者竟來自台灣」 赴老虎溝追雪遇山難!海基會證實身分:家屬下午飛中國

想拍炫酷TikTok片…未成年少女「地鐵衝浪」車頂失足亡 媽心碎揭玩命挑戰:阻止不了她

更新時間 2025.10.09 15:2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