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輝達和超微大撒錢,AI基礎建設繼續瘋狂加碼,台灣供應鏈不再是一個人的武林。

AI永動機論戰1/輝達、超微大撒錢 台灣供應鏈不再是一個人的武林

記者|鏡週刊

輝達在9月22日投資OpenAI 1,000億美元半個月之後,超微也宣布與OpenAI結盟,提供一成的股份給OpenAI認購,等於超微未來將印股票給OpenAI賣掉換成鈔票,讓OpenAI有能力繼續瘋狂加碼AI的基礎建設。輝達和超微的大撒錢,也讓台灣供應鏈的產業結構不再是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

法人指出,前幾年台灣的電子業被稱為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因為除了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晶片代工獨佔鰲頭以外,台灣其他電子業表現並不突出。不過,隨著AI越來越普及,台灣的電子供應鏈受惠的廠商也從台積電逐漸擴散到AI伺服器組裝、散熱模組、印刷電路板、電源供應器、記憶體以及被動元件族群,可以說,只要是跟AI相關,需求就暴增。

舉例來說,生產電源供應器的台達電,因為AI伺服器需求爆發,特別是高壓直流技術和液冷散熱解決方案受到看好,估計從今年到2030年的AI伺服器電源供應器市場複合成長率高達92%,因此,今年以來股價上漲2.6倍,總市值甚至超越聯發科達到2.5兆元,成為台灣市值排名第3位的企業,僅次於台積電和鴻海。

此外,AI伺服器代工廠廣達和緯創今年前8月的營收年增率高達55%以及92%,為了繼續爭取客戶訂單,業者甚至都主動到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擴增產能,顛覆了以往集中在亞洲生產的邏輯,業者透露,未來幾年,AI伺服器搬到美國的產能可能會拉高到一半的比重。

至於印刷電路板的金像電前8月營收大增46%,股價更從過去的個位數飆漲到514元,生產印刷電路板材料-銅箔基板的台光電,今年前8月營收年增51%,股價更是從昔日的個位數飆漲到1,390元,簡直令人難以想像。記憶體和被動元件族群,同樣是受惠AI需求爆發的產業,其中,南亞科8月已經轉虧為盈,群聯董事長潘健成更高調地大喊:價格沒有談判空間,被動元件由於AI伺服器的需求量是傳統的3到5倍,AI手機和AIPC每台用量也增加20%到50%,供需已經出現結構性轉變,預計將帶動漲價循環。

相關文章

AI永動機論戰2/輝達、超微大撒錢掀AI泡沫論戰 台灣供應鏈何去何從?

鴻海老臣戴正吳狀告老東家 事件三本柱這樣說

和泰車喜迎旺季 看好今年車市站穩40萬輛大關

更新時間 2025.10.08 18: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