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堯醫師表示,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看身心科會被隨意診斷,但其實看身心科並非貼標籤,而是透過嚴謹的評估,幫助孩子找到最合適的支持方式。醫師會綜合考量年齡發展、性格、家庭與學校表現,並與父母、老師共同了解狀況;必要時安排心理或生理檢查,再與家長討論最合適的解決策略。
治療方式可能包括行為調整、心理治療或藥物輔助,但最重要的是父母的理解與陪伴,結合學校與生活環境的支持,孩子才能更穩健地成長。
許智堯醫師強調,「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是關鍵,只要給予正確支持,大部分孩子都能展現驚人的韌性與進步。
他提醒家長,若孩子長期情緒低落、學習受挫、過度依賴電子產品,或注意力不集中與衝動,都是需要關心的訊號。當感到擔憂時,尋求專業建議並非失敗,而是一種勇敢的選擇,也是父母對孩子的愛與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