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本週因「高空冷心低壓」通過,午後大雨增強,不過因太平洋高壓增強,使天氣轉為酷熱。(翻攝自臉書@林老師氣象站)

「高空冷心低壓」釀劇烈天氣 專家說明恐致藤原效應原因

記者|鏡週刊

林得恩今(5日)於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本週因高空冷心低壓通過,大氣不穩定度增加,週二至週四,午後大雨區域增加、強度也增強,不過從今日起,因太平洋高壓增強,高空冷心低壓遠離,各地天氣轉為多雲時晴的夏季型態。

林得恩表示,高溫方面,台灣西半部高溫上看35至37度,東半部則在33至35度,至於離島部分也有32至34度;降雨部分,僅僅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熱力對流則以桃園以南地區及其它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發生機會較大。

對於高空冷心低壓與台灣天氣的關係,林得恩說明,多發生於對流層中高層,其核心溫度低於周圍大氣,是屬於「冷心系統」。當高空冷心低壓接近或盤據台灣上空時,因高空冷空氣疊加夏季地面高溫,會增加大氣的垂直不穩定度,讓午後熱力對流更容易發展。

至於高空冷心低壓附近,環境相當不穩定,對流系統常多伴隨雷擊、冰雹或強陣風等劇烈天氣。倘若高空冷心低壓滯留於台灣附近,也會使得不穩定的天氣延長,造成數日持續性、集中性的顯著降雨。

另外,高空冷心低壓也會改變周圍大尺度環流,對颱風的路徑有導引或干擾作用。當颱風靠近時,若與高空冷心低壓互動,可能導致路徑改變,甚至增強颱風的對流或產生「藤原效應」式的旋轉互繞。

相關文章

柯文哲延押訊問 陳佩琪隔鐵網看尪淚訴:他犯了什麼罪

感覺網路變卡?海底電纜又斷1條「衝擊台灣、新加坡」 國內外至少9條同時癱瘓

川普昔吹捧今反咬疫苗「輝瑞、莫德納發聲」 CEO酸:他應得諾貝爾獎

更新時間 2025.09.05 09:4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