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今在核三重啟公投電視意見發表會中,先是砲轟前總統蔡英文的能源轉型政策跳票,台灣發電現況火力全開,違背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他痛批民進黨的錯誤能源政策,造成台電的財務黑洞不斷擴大,目前台灣已淪為「台電跌倒,綠友友吃飽」,讓民進黨權貴靠著能源政策發大財,並指出丹娜絲颱風將光電神話摧毀,光電板淪為大型廢棄物。
黃國昌說台灣需要核電廠,他曾反對核電,但在科技發展下,核電在全球復興,關鍵就在於務實、理性、科學,民進黨不應該視而不見。對於高階核廢、用過的核燃料棒如何處理,他指出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推動小組直到今年才研議最終處置場選址的法案,強調科技已經有了解方,批民進黨只會一直恐嚇「核廢料放你家」,但其實用過的核燃料棒不是不能處理,而是民進黨政府怠惰不願面對。
黃國昌提到,台灣目前能源不具韌性,如果被中共海上封鎖,天然氣會在10天內耗盡,因此台灣需要核電廠,不用核電才是台灣的國安破口。至於為何不是核一、核二延役,黃國昌表示在技術上和法規程序上有重大挑戰,目前只有核三的燃料池還有存放空間,還可以供應3個週期的發電,約5年的時間,若核三廠的室內乾儲在5年內完工,屆時可把燃料棒移到室內乾儲,核三就能繼續運轉。
針對黃國昌的論述,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回應表示,核電議題不應訴諸貼標籤式的論述與散布謠言,更不應在答不出問題時轉而攻擊賴清德總統,「難道攻擊賴清德就是民眾黨面對政策辯論的唯一招式嗎?」吳崢指出,社會共識是推動核能的必要前提,絕非藍白自行決定即可,2011年福島核災後,時任總統馬英九宣布核一、核二、核三廠不延役,並要求台電提出除役計畫,在後來一連串的社會運動影響下,才有了「非核家園」。
吳崢也批民眾黨不應散播與事實不符的說法,俄烏戰爭造成國際燃料大漲,政府吸收台電6千億的發電成本以平穩物價,卻被錯指成「躉購綠電」與「不用核電」所致,完全與事實不符。過去10年,政府與台電持續改善配電系統,使停跳電事故減少超過六成,但多年努力被忽視,反而被指稱是缺電或「不用核電」造成,彷彿所有能源問題都能輕鬆用核電解決。
吳崢表示,自2016年推動能源轉型以來,近3年日尖峰備轉容量率未曾低於6%,夜尖峰也僅少於10天,同時空污排放量大減七成。即便自2018年起核電廠陸續除役,今年5月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台灣仍然供電無虞,並在空污減量上取得顯著成果,這是正確能源政策最好的證明。若為了推崇核能而刻意攻擊天然氣、污名化再生能源,「那不是科學,而是迷信與狂熱。」他強調,核能安全應由科學決定,而非公投,「在野黨不給社會釐清重大議題的時間與空間,只想挑起分化、破壞團結,令人遺憾。」
相關文章
拿掉核三敦親睦鄰費挨轟 郭智輝稱「提討論方向」:這會叫失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