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下半,台灣將可能邁入超高齡社會來臨,國民對於健康與財富保本的意識更為鞏固且提早布局自我的人生,因為大家渴望的是樂齡而非老齡。多數金控旗下子公司全出動,企圖從保險、信託、投資、醫療、風險預防等層面,保持亞健康,老得有品質。台新新光銀行總經理林淑真直言:「高齡化社會已經是現在式,資產配置與結合智能理財是趨勢。」
提早布局成為趨勢。國泰金控旗下的國泰綜合證券資深副總經理羅壯豪分析,「複委託在去年就成長7成,可見有錢但也要有適合商品提供以助於生活安心。」他直指,根據國泰證券觀察,高齡族群投資理財參與度,統計至2025年4月,61歲以上用戶相比2021年參與人數成長三倍。
玉山銀行私人銀行暨財管事業總處資深副總張綸宇則從信託需求角度切入,他表示,透過平板互動協助參觀民眾快速掌握最適合自身需求的信託規劃方案,並提供諮詢;另方面,透過生成式 AI技術,將玉山投資研究中心的市場分析與投資建議,轉化為更口語且易懂的內容,讓高齡者也能熟悉自己所買的商品。

此外,長者詐騙頻傳。許多金控都有推出相關機制與方案,以富邦證券為例,考量高齡族群亦為詐騙高風險對象,富邦證券特別於開展當日舉辦防詐講座,邀請刑事局警官蒞臨現場,分享高齡族群最常遭遇的詐騙手法與真實案例,提升民眾防詐意識與應對能力。富邦金控旗下銀行、壽險到證券5家子公司均出列。其提出「金融百貨」的概念,一站式滿足中高齡族群多元金融需求。
中信金亦不遑多讓。在現場,首次公開VR防詐互動裝置,透過沉浸式實境體驗,教育民眾辨識詐騙手法。同時,攜手Apple推出「ABC智能引導」掃碼服務,將手機轉化為取、叫號機與防詐宣導助手,提供約占13%比例的中信銀客戶服務。另一創舉是「高齡錄音AI智能質檢」系統,透過即時語音轉文字及風險提示機制,協助業務員提升與65歲以上客戶的溝通品質。
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說過一句話:「人變老,不是從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髮,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不健康平均餘命約8年,加上大家對於百歲人生時代意識提高,處於亞健康的樂齡生活,是趨勢,更是商機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