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首購族小文(化名)即使在交屋前半年就開始接觸銀行,最後仍以賠付違約金收場。

限貸令亂象1/新青安美夢變噩夢!貸款縮水百萬 5寶媽嘆:只能吞下違約金

記者|鏡週刊

「光我身邊貸不到款的就好幾個,首購、換屋全部挫嘞等,群裡流傳一句話:接到銀行電話就是出事了,貸款沒過。」37歲5寶媽、小文點開「鄰居群組」搖頭說,群裡都是預售屋下訂戶,現在個個焦頭爛額,「有個換屋的,知道第2間貸款成數不會太高,早有心理準備,沒想到銀行只給3成,他也只好原地放棄,賠好幾百萬元,非常慘烈。」

原以為努力存到頭期款就有機會一圓買房夢,小文真的沒想到,竟會在貸款這關摔了一大跤。

回顧這場房貸惡夢,小文深吸一口氣,「新青安就像誘餌,把我們這些想買房的人吸引過去,1年後再突然來個限貸令,全部一次ㄏㄡˊ(撈)起來。」前後不過11個月,因新青安「德政」而有機會加速買房圓夢的美麗境界,竟然豬羊變色成噩夢一場,而原本打算開心成家的民眾,似乎成了政策衝突下的犧牲者。

小文夫妻看房多年,2024年2月,兩人終於以總價1,188萬元下訂桃園市蘆竹區30坪預售屋,代銷當下掛保證:「貸款8成沒問題。」且提及有新青安優惠貸款條件,即貸款成數8成、年限40年、利率1.775%、寬限期5年,條件非常誘人。

小文心想,就算最後不符合新青安資格,也能用首購身份承貸,依照當時市場行情,用貸款成數8成、利率2.5%、貸款年限30年來估算,每月本息還款金額將近4萬元,「和老公一起負擔也撐得過去,最主要當時身邊朋友都在看房,加深我買房信念,我們也想逼自己一把,趁這波新青安好康上車圓夢。」

她和代銷談妥付款計畫,即貸款8成(950萬元),簽約金、訂金和交屋款各為109萬元、10萬元和60萬元,她先付了簽約金和訂金共119萬元,且約定在2025年7月交屋前按工程進度,補足餘款。

下訂沒多久,便傳出銀行貸款水位不足,9月19日第七波信用管制(限貸令)開鍘,房市景氣急轉直下;原本預計在2025年7月交屋,建商在2024年12月通知她提前對保,為的就是要卡位銀行新年貸款額度。

小文配合建商合作的土地銀行整批貸款送件,2個月過後,銀行卻通知,貸款成數為成交總價的7成(832萬元)、寬限期1年、利率2.7%,不足的1成價金缺口得自行補足,「一時半刻,我要去哪湊1百多萬元?」她很是頭痛。

她找建商討論延後交屋或公司貸的可能性,卻得到強硬回覆:「借妳錢,不如賣給下個人。」她只好向外尋求協助,沒想到貸款環境比想像中還嚴苛,「申貸門檻變來變去,1個月前和1個月後可能就不一樣,為了搶貸款水位,只能任人宰割;我們只求能貸到8成,所以什麼條件都得接受,只要不違約都好。」

依照預售屋定型化契約,若買方未依約支付價款或辦理交屋手續,賣方可依照契約約定,要求買方支付違約金或解除契約。

小文最擔憂的是,要是交屋前沒有銀行願意給她8成貸款,自己也沒辦法馬上補足100多萬元,就會被建商以違約要求支付違約金或解約,到時候房子沒買成,還可能把已付款全賠掉;小文氣憤地說,我們這些人被建商和銀行夾殺,「要是能隨時拿出百萬元,根本不必買預售屋,房價這麼高,要上車已經不容易,哪來的錢補?銀行貸款水位不足造成的結果,也該由我們負責嗎?」

相關文章

限貸令亂象4/預售屋解約潮席捲全台 消基會:多數家庭形同斷頭

限貸令亂象3/限貸令引爆建商金流危機 專家示警:爛尾樓恐掀骨牌效應

限貸令亂象2/銀行趁亂打劫? 首購族爆:有條件放貸成潛規則

更新時間 2025.08.04 09:2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