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舒博直言,此次談判結果只是60分,但是要進行補考。他回顧先前的公開表態:「當初曾說過,如果對等關稅稅率在20%以上,談判團隊應該要向國人道歉。」現在的暫時性稅率剛好「壓線」,也顯示政府對這個稅率並不滿意。
雖然總統賴清德強調此為暫時性稅率,仍有調降空間,但許舒博質疑,台灣究竟要提出什麼籌碼來換取更低的稅率,這需要後續密切觀察。
面對日本與南韓享有15%較低稅率的優勢,許舒博坦言這對台灣構成重大挑戰。「日本與南韓輸美產品關稅15%,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大壓力,對台灣產業來說一定會產生不良效果。」
許舒博分析美國的談判策略:「美國的態度就是要各國拿出籌碼來談判,日韓與美國的關係比與台灣更緊密,但同樣要拿出相當大的籌碼。」
他特別提及市場開放將是談判過程的重要議題,同時質疑政府整合不足的問題:「台積電已經答應增加赴美投資,還能不能算在籌碼內?」
許舒博預測,若稅率維持在20%,「台灣失去了與日韓的競爭力,也一定會失去部分美國市場。」不過他相信這不會是最終結果,「不認為會是20%定案,一定會再往下調。」
他呼籲談判團隊積極磋商,「至少一定要跟日韓一樣,對台灣的衝擊才會變小。」
除了關稅議題,許舒博也關注匯率穩定的重要性。「匯率已經升值了12%,如果不能穩定,對台灣就是雪上加霜。」他認為匯率穩定是影響對外貿易的重要因素。
對於談判策略,許舒博提出明確建議:「20%應該就是天花板了」,但同時關注後續市場開放的影響,特別強調食安議題不容妥協。
許舒博批評政府過度樂觀的態度:「政府不要一直強調談判氣氛良好,美國只看籌碼,也是以美國利益為優先。」他認為未來台灣的投資與採購整合仍是關鍵,並呼籲政府提高透明度:「行政院應該要公布,哪些是我們的底線,哪些是美國的要求。」
談及未來經濟前景,許舒博對台灣產業韌性仍有信心:「台灣人很厲害,會自己找出路,」但「會不會全都根留台灣,這是大家要思考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