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在看不到盡頭的地平線上,一群少年只能不停走著,倒下就會喪命,直到最終的勝利者出線為止,這就是充滿反烏托邦的末日預言《大競走》。(車庫娛樂提供)

日走2萬步才能活命 末日倖存《大競走》成為反烏托邦預言

記者|鏡週刊

儘管小說早早就出版,但史蒂芬金寫作時僅19歲,顯然需要一個成人筆名才有辦法讓出版社點頭答應出書。不過《大競走》的故事相當奇幻,充滿反烏托邦的科幻驚悚特色。究竟眾人為何走?是否有終點?人們只能日復一日繼續走著,直到最終勝利者產生,堪稱是徒步版的《魷魚遊戲》。

過去許多電影導演都相重這本小說,想要改編,包括《活死人之夜》編導喬治羅梅羅(George A. Romero)和《刺激1995》編導法蘭克達拉伯恩特(Frank Darabont)等好萊塢傳奇人物都曾嘗試將這部著作搬上大銀幕,但最後因各種困難而無法達成。也因為如此,由《飢餓遊戲》億萬名導法蘭西斯勞倫斯(Francis Lawrence),最後終於成功影視化,驚悚的視覺風格,即使對這本書一無所知,也都會被其所打動。

因為故事圍繞著一群不斷在路上走著的少年,電影網羅許多年輕新秀,包括《甘草披薩》的庫伯霍夫曼(Cooper Hoffman)、《異形:羅穆路斯》的大衛榮松(David Jonsson)和在《兔嘲男孩》的羅曼格里芬戴維斯(Roman Griffin Davis)等。扮演史戴本的加勒特沃寧(Garrett Wareing),透露包含自己在內的50位演員,都是親自上陣,一天走2萬5千到3萬步,走到腳底都長水疱:「那天在片場有個孩子坐下說:『我的鞋子裡有東西』他脫下帆布鞋,襪子已經被血染紅了,所以都是真的。那是個艱難的環境,我想我們某種程度都因為創傷而連結在一起,並透過銀幕完美傳遞了。」沃寧表示他們全程大約走了261英里(相當於基隆到屏東的交通距離):「大約是繞曼哈頓走8圈,走到累得要死,我後來一屁股坐在地面上,從沒感覺過柏油路這麼舒服。」

馬克漢米爾演出冷酷無情的反派少校,逼迫這群少年進行直到死亡才能分出勝負的終極競走。(車庫娛樂提供)

相較於片中這些不知為何而走的少年,電影找來「路克天行者」馬克漢米爾(Marl Hamill)飾演冷酷無情的大反派「少校」。他表示「少校」的形象,脫胎自兒時目擊的恐怖場景,回憶起自己和父親在日本海軍基地長大的時光,他曾親眼目睹高階軍官們在烈日下對士兵進行嚴格的訓練,直到有人嘔吐不止,還被迫吞回嘔吐物:「太殘忍了,我很清楚這傢伙(少校)是誰,因為我親眼見過他。」導演法蘭西斯勞倫斯則解釋自己想要一個複雜的形象,身上混雜著莊重與疲憊感:「他可以把自己童年時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混合在一起,然後塑造出他心目中的少校。」

相關文章

華倫夫婦的最後一戰 《厲陰宅:最終聖事》封印惡鬼

張睿家結婚6年後辦婚宴 甜吻愛妻「誓言曝光」親友感動落淚

百萬網紅痛斬5年情 認了前男友「盜攝性侵」旗下偶像女團成員

更新時間 2025.08.02 08:4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