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項制度適用於家庭中的第1胎、第2胎與第3胎,並由中央統一規劃、全國各地政府執行。補貼款項免徵個人所得稅,且在核定最低生活保障戶(低保)與特困救助對象資格時,補貼金額不列入家庭或個人收入,減輕基層家庭負擔。
政府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盡快落實發放流程,確保補助「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展現中央試圖以更具系統性的方式應對少子化問題的決心。
中國自2016年起正式廢止「一胎化政策」,並於2021年起開放每戶可生育3胎。然而,在高房價、教育壓力與托育資源不足等結構性問題下,年輕世代生育意願持續低迷。
針對此次補貼政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教授黃煒指出,金錢補貼固然可緩解壓力,但難以從根本解決養育困境,托育服務、住房、教育等支撐體系仍需同步強化。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茅倬彥亦表示,育兒補貼雖在穩定生育預期上具關鍵作用,但若無法與產假、教育、托育等政策形成「配套聯動」,恐怕最終僅淪為象徵性突破。
然而,中國社群平台上已有不少網友質疑補貼金額過低,認為「連奶粉錢都不夠」「這種金額鼓勵不了人生孩子」,顯示民間期待更加全面性的政策改革。
相關文章
日本凶宅變搶手/看中孤獨死房屋「這優點」 中國投資客湧入日本掃貨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