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Ulysse Nardin Blast Free Wheel Maillechort擁有 7 天動力儲存,採用內切棱角的白金錶殼,以及由德國銀製成的溫暖銀色錶盤。

工藝解碼/難以駕馭,卻更為迷人!發現德國銀的材質魅力

記者|鏡週刊

以德國銀鑄造的法國硬幣,呈現溫潤銀灰色澤與細緻質感,展現1940年代工藝風華。

德國銀的歷史淵源與名稱由來

德國銀(German Silver),亦稱Maillechort,是一種銀白色光澤的銅合金,不含任何銀成分,主要由銅、鎳與鋅三種金屬組成。這種合金的歷史可追溯到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期,並非起源自德國,而是在全球各地的合金製作工藝中逐步發展而成。在東亞地區,包括中國和日本,早有以白銅合金製造器物的紀錄,西方則在18世紀末開始嘗試合成此類具有白色光澤的銅合金。

德國銀亦廣泛使用於餐具與飾品上。

「Maillechort」一詞則來自19世紀的兩位法國冶金師Maillet與Chorier的姓氏結合,象徵此合金正式進入工業應用階段。其典型配比約為60%的銅、20%的鎳及20%的鋅。這樣的組合具備耐腐蝕、不導磁、機械性能穩定的特性,同時還可呈現出柔和、細膩的銀色光澤,從19世紀中葉起廣泛用於仿銀器皿、樂器配件(如長笛及薩克斯風按鍵)、精密科學儀器及機械底座。

德國銀兼具穩定性與霧面美感,成為朗格奠定格拉蘇蒂製錶工藝的關鍵材質。

嚴苛的製作工藝與製錶界的肯定

德國銀之所以成為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在建立德東格拉蘇蒂製錶工藝中的主力材質,主要源自其優異的物理特性與獨特的美學價值。19世紀中期,朗格看中德國銀本身的機械穩定性與抗腐蝕性,能確保機芯精度與耐用性。此外,德國銀不需鍍銠處理即可呈現自然的霧面銀白光澤,隨著時間推移,材質表面會產生微妙的暖色調變化,亦成為重要的視覺象徵。

德國銀霧面銀白光澤隨時間轉為暖調,成就獨特且富歲月感的視覺語言。

然而,德國銀的加工難度極高,其含鎳與鋅成分在製作過程中容易氧化,稍有疏忽便可能留下不可逆的刮痕或氧化痕跡。因此,從切削、鑽孔到拋光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密的操作與嚴格的環境控制。為了呈現德國銀天然且細緻的霧面質感,只能以手工打磨、噴砂與局部拋光的方式進行處理。由於德國銀極易氧化,生產環境必須保持乾燥與恆溫,並嚴格避免任何濕氣、指紋或清潔劑的殘留。

為保霧面質感,德國銀須在乾燥恆溫環境中手工處理,嚴防氧化與污染。

至今,以朗格(A. Lange & Söhne)為代表的格拉蘇蒂品牌仍保有機芯二次組裝的傳統流程。第一次組裝主要確認零件間的配合與功能,接著完全拆解,進行精密拋光與裝飾處理。然而,這種傳統程序對使用德國銀材質的機芯反而形成巨大挑戰,因為任何疏忽皆可能留下無法挽救的瑕疵。因此,能夠成功組裝德國銀機芯,也成為衡量製錶廠工藝水準的最佳指標。

粒面德國銀面盤襯托機芯懸浮結構,展現Blast Free Wheel Maillechort的當代製錶美學。

現代應用與品牌案例

Ulysse Nardin推出的Blast Free Wheel Maillechort腕錶,正是現代製錶應用德國銀的傑出範例。該款腕錶透過裸露於錶盤上的發條盒、齒輪系與飛行陀飛輪,搭配細緻粒面的德國銀底板,形成低反射且富於細節的視覺背景,精巧融合歷史元素與當代設計張力。

德國銀機板帶出霜面質感與溫潤色調,體現Greubel Forsey精湛工藝。

德國銀機板帶出霜面質感與溫潤色調,體現Greubel Forsey精湛工藝。

德國銀主機板結合鏤空設計,賦予Ferdinand Berthoud FB 1與FB 2機芯豐富層次與現代感。

德國銀主機板結合鏤空設計,賦予Ferdinand Berthoud FB 1與FB 2機芯豐富層次與現代感。

除了朗格與Ulysse Nardin之外,Greubel Forsey亦在Balancier Contemporain和Double Balancier系列中採用德國銀機板,呈現細膩的霜面效果及溫暖的色調。Ferdinand Berthoud在Chronomètre FB 1及FB 2中亦大量使用德國銀機板與橋板,透過鏤空技術與現代裝飾,展現機芯結構的立體層次。

德國銀結合倒角與珍珠紋工藝,展現Moritz Grossmann機芯深具復古韻味的質感層次。

德國銀結合倒角與珍珠紋工藝,展現Moritz Grossmann機芯深具復古韻味的質感層次。

Moritz Grossmann全球僅一只的孤品「皇家藍」Tourbillon Tremblage Royal Blue 手工抖雕面盤飛行陀飛輪腕錶。

Moritz Grossmann全球僅一只的孤品「皇家藍」Tourbillon Tremblage Royal Blue 手工抖雕面盤飛行陀飛輪腕錶。

德國銀結合倒角與珍珠紋工藝,展現Moritz Grossmann機芯深具復古韻味的質感層次。

德國銀結合倒角與珍珠紋工藝,展現Moritz Grossmann機芯深具復古韻味的質感層次。

Moritz Grossmann的所有腕錶亦沿襲格拉蘇蒂製錶傳統,以德國銀製成機芯機板及橋板,並透過經典的倒角處理、珍珠紋裝飾與齒輪拋光工藝,完美呈現品牌追求的復古氣息與層次豐富的視覺質感。

材質挑戰與工藝價值

德國銀難以普及的關鍵原因,即在於其極高的製作挑戰性與鮮明的辨識性。不同於可透過鍍銠掩飾瑕疵的黃銅材質,德國銀任何加工疏失皆無法回復,這要求整個製作過程必須從一開始就高度謹慎且嚴格掌控。

難以修飾的德國銀凸顯製作難度,每道工序皆須精準無誤,方能成就完美。

而許多高級製錶品牌願意投入大量資源來克服德國銀材質的加工困難,除了追求復古感或品牌辨識性外,亦是更深層次地反映出它們對細節精益求精的價值觀。

略呈蜜黃的德國銀橋板,經歲月氧化,映照出製錶工藝的真實與底蘊。

透過透明底蓋,錶迷能清楚看到這些略帶蜜黃色的德國銀夾板與橋板,它們的氧化痕跡正是製錶工藝自然歷程的見證。唯有真正掌握了工藝實力的製錶廠,才能將德國銀的魅力完整地展現出來。

●品牌:ULYSSE NARDIN

●錶名:Blast Free Wheel Maillechort(BLAST自由之輪陀飛輪德國銀腕錶)

●功能:時、分、動力儲存指示;恆定動力飛行陀飛輪

●機芯:UN-176手上鍊機芯

●動儲:7日

●材質:18K白金材質錶殼+德國銀面盤與機芯基板

●錶徑:45mm

●厚度:12.4mm

●防水:30米

●定價:NT$ 3,853,000/限量 50 枚

相關文章

鐘錶專題/鐘錶界與 F1 賽車共享的工程語言!解析 IWC Shock Absorber XPL 衝擊吸收力學概念錶

人物訪問/如果我們的語言是設計力!GRAND SEIKO商品設計部部長鎌田淳一採訪

新錶2025/終結者還是好幫手?G-SHOCK MTG-B4000靠AI回歸工程本質

更新時間 2025.07.30 07:4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