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9公里一塊地,可能是台灣金融業的轉型,也能為整體經濟創造更多投資與就業機會!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22日舉行揭牌典禮,14家有財管2.0執照的銀行皆進駐。包括元大銀行、華南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和富邦銀等金融業者董座或總座紛紛出席,表達重視之外且推出多項佈局行動。
金管會設定的目標是透過高雄專區試辦,讓私人銀行管理的資產規模(AUM)在今年底達到2兆元,相較目前的1.34兆元,等於吸引約5,500億元資金回流,比當年吸引台商回流的資金還多了2,000億元,對業者來說無益是一大商機,也可能帶動高雄經濟的翻轉。
該專區有三大特色值得期待,一是資金流動性提升,像開放投資組合可辦理融資、保單融資,還可買海外私募股權基金,有助於富豪理財;二是多元化商品與服務,開放家族辦公室服務;三是跨境金融服務。
針對三大特色,元大銀行提出16項高資產試辦業務,涵蓋彈性授信方案(如特定金錢信託受益權自行質借、保單保費融資、Lombard Lending)、家族辦公室服務、私募股權及未具證境外基金、跨境金融服務等,針對資產淨值逾新台幣一億元高資產客戶,提供一站式、量身訂製的整合服務。
同時,元大銀已與台灣頂尖會計師及律師事務所簽約合作,針對資產規模超過新台幣五億元的超高淨值客戶及家族,協助設立單一家族辦公室,實踐家族治理及公司治理。而對於考慮成本效益的龐大台灣中小企業家族,將以銀行的整合性金融產品及服務為平台,提供虛擬家族辦公室服務。
中信銀則從在地性特質出發,設計客製化需求。中信銀總經理楊銘祥分析,目前中信銀行高雄及南部高資產客戶約占全行高資產客戶近2成左右。因此首階段會先聚焦三大商機「家族辦公室、融資創新商品、跨境金融服務,終極目標是『成為台灣高資產客戶的首選』。」這不僅是金融業的轉型,也能為整體經濟創造更多投資與就業機會。
中信銀行將聚焦五大核心試辦項目,包括:家族辦公室服務、私募股權基金產品、特定金錢信託質借、保費及保單融資服務、跨境資產規劃與開戶服務。中信銀行預計今年底前完成至少15項申請業務開辦。
另外,也發揮金控整合優勢:具備跨產品與跨業務的整合服務能力,能提供客戶全方位且深入的解決方案;中信銀也具有國際化服務網絡在17個國家有40個營業據點,覆蓋台灣高資產客戶主要活動據點,滿足全球資產布局需求。在跨界資源聯盟也相當多與銀行外部專業機構(律師、會計師、家辦顧問等)長期合作,形成強大資源網絡,能滿足複雜且高度客製化的需求。
華南金控暨華南銀也不若人後,董事長陳芬蘭及副董事長林知延皆親自南下出席典禮。華南銀日前已於高雄分行正式啟動亞灣高雄專區業務,新推出金融資產組合質借及保費保單融資方案,以及自益特定金錢信託受益權擔保成數高於五成的質借、家族辦公室諮詢等多項服務。
不過,仍存有挑戰。目前跨境資產管理仍受限於台灣匯率與稅制,未來能推動「外保內貸」、「內保外貸」的實務落地,例如像現在客戶資金在新加坡、但需在台灣購置不動產,就需擔保品互通與資產自由流動,儘管金管會雖願意鬆綁,但推動仍需跨部會協作,這勢必是一道要跨過的門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