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導,全球可可價格自2023年起持續飆升。2023年上漲61%,2024年更暴增178%,主因來自全球近60%可可產地「象牙海岸與加納」遭逢氣候異常,收成大減。研究指出,2024年初一場熱浪因氣候變遷而加劇,造成當地氣溫比原本高出攝氏4度,2024年4月可可價格暴漲280%。
目前可可期貨每公噸報價為8,156美元(約新台幣23.9萬元),雖已從2024年12月創下的高點12,646美元(約新台幣37萬元)回落約3成,但仍遠高於2年前水準。
好時公司強調,這次漲價與關稅無關,而是反映「原料成本異常上升的現實,特別是可可價格前所未有地飆高」。在5月的財報會議中,公司曾預估今年第二季的關稅成本約為1,500萬到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4.3億到5.8億元)。
此外,好時也表示將進一步推動「價格包裝調整策略(Price Pack Architecture)」,也就是俗稱的「縮水式通膨(Shrinkflation)」:不直接漲價,而是縮小包裝份量,讓產品價格與內容物同時調整。執行長巴克(Michele Buck)表示,這樣做「能讓消費者在心理上感受到較高的『CP值』」,並強調大約75%的商品仍維持在4美元(約新台幣117元)以下。
相關文章
國策顧問拿下百億國防標案、評委4天後變獨董 國防部:將重新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