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童子賢對台灣光電太陽能板受損影響環境表達憂心。(本刊資料照)

風災重創太陽能板掀污染疑慮 童子賢:台灣應認清自身條件

記者|鏡週刊

童子賢出席2025個資法論壇時接受媒體訪問,對於風災導致的太陽能板受損接連引發的環境議題提出看法,童子賢指出,依照台灣目前的用電,會需要10.5個台北市面積大小的太陽能面板進行發電才夠,但是台灣寸土寸金並沒有這麼多地,而且這還是白天有太陽照射下的供電情形,到了夜間沒有太陽還需要龐大的鋰電池進行儲能。他從中點出,經營太陽能應該要把土地成本算進去。

其次是,太陽能板仍有使用壽命,時間到了就得找地方掩埋,最近因風災導致的太陽能板破損,也得找地方處理,童子賢表示「台灣如何再找10.5個台北市大小的地方進行掩埋呢?台灣不像澳洲有廣大的沙漠,也不像大陸有廣大的新疆、內蒙可以進行掩埋。」

童子賢認為,追求綠能卻沒有做環境評估就全部放行,影響會很可怕,再者,一旦貼上循環能源、綠色能源的標籤就廣泛的設置也很不理性,環境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童子賢重申,「所謂的綠能掛上這個『綠』字,必需要對得起這個字,要對環境友善,對環境能夠體貼保護,使用前後不會破壞環境。」他更進一步挑出問題「當太陽能板污損時又是如何清理的呢?」,一旦清水清理效果不佳,就可能動用酸性的、鹼性的清潔劑去處理,「而這些水排到池塘、魚塭、泥土中,飼養出來的魚蝦還能吃嗎?」童子賢提問。

因此,童子賢提醒,台灣應該要認清楚自己的條件,台灣的土地面積就是小,再回過頭來說,這次颱風襲台算是對環境和太陽能光電建置的一個壓力測試,要找出對台灣能務實發展又真正對環境友好的平衡共處之道。

相關文章

台美經濟新局/和碩童子賢:美國偉大有4大成功要素 台灣科技業需要3大政策保持優勢

憂823核三公投與大罷免脫鉤 童子賢籲民眾踴躍支持

外傳葉丙成得「他」推薦入閣 童子賢快球秒回:沒有的事!

更新時間 2025.07.18 05: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