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台泥嘉謙綠能漁電共生義竹一期漁光案場F區,日前因未具養殖事實被嘉義縣政府撤照,目前爭取到暫緩執行原處分。(翻攝台泥嘉謙YouTube)

【台泥漁電爆糾紛】綠能績優生漁電許可遭撤 台泥與養殖戶互槓

記者|鏡週刊

漁民陳錦模控訴台泥修繕不完善等因素,使他無法進場養殖。

漁電共生政策核心價值為一地多用,讓漁業與光電共存,創造更多綠能,達成生態與環境永續目標。原為美事一樁,近年卻爆發不少爭議,包含台南漁民北上抗議、震驚全台的學甲88槍槍擊案等,為讓光電案場設置更完善,2月初,經濟部、農業部召開會議,研議推動漁電共生新制,要引進漁民團體作為第三方監督機制,消弭各界疑慮。

沒想到,就在政府出手補破網的同時,國內綠能績優生—台泥集團近期也與嘉義縣的養殖戶爆發糾紛。本刊調查,台泥旗下的台泥嘉謙綠能位於嘉義義竹的一期漁光案(漁電共生案),其中的F區因部分養殖池,未有養殖事實而遭到廢止農業許可,簡單地說,就是遭到撤照,並不得再進行發電,且需將已設置的光電板拆除恢復原狀。

上週,本刊實地走訪嘉義縣義竹鄉,到達台泥集團花了3年時間,由台鹽綠能施工的全國首座大型漁電共生案場,觸目所及一座又一座的魚塭及堤岸上,錯落著光電板基樁,多數魚池蓄滿水養殖著肥美的白蝦與虱目魚,卻有幾座魚池空蕩蕩地毫無生機,它們不僅是當地里民熱議焦點,甚至成為台北仲裁協會遭求償最多8億元的爭議案件。

漁電共生本意是要將一地多用,讓漁業與綠能並行,達成環境永續目標。(翻攝星源漁業臉書)

漁民陳錦模指控,台泥在光電設施施工過程破壞其養殖設備,且將他名下5座魚池中一座插滿光電板基樁,造成他莫大損失,台泥則認為已盡力修繕且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提供陳錦模法律扶助的環權會律師呂冠輝則對本刊表示,「此案最大癥結點是已經插滿光電板基樁的魚池能否養魚,雙方有巨大認知落差,自然產生賠償金的差異。」

相關文章

【台泥漁電爆糾紛1】遭追討8億違約賠償 養殖戶怒控台泥毀我田產

【台泥漁電爆糾紛3】漁電政策美意變調兩敗俱傷 專家點出關鍵原因

【台泥漁電爆糾紛2】被漁民指控以大欺小 台泥吐苦水揭真相

更新時間 2025.03.04 05:2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