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中媒報導,黛安芬已正式發布公告,通知消費者將從12月起陸續暫停電商服務並關閉全數實體門市。在此之前,撤櫃端倪已現,上海、杭州及廣州等地門市早於20日便傳出風聲,部分商場專櫃近期更祭出5至8折的清倉拍賣,為正式撤離做最後準備。另據一線店員透露,實體門市生意慘澹,客流與營收表現長期萎靡不振。
創立於1886年的黛安芬迄今已有逾130年歷史,這家昔日巨頭在1992年搶灘中國市場後,便將「鋼圈內衣」帶入當地,藉此站穩腳跟。黛安芬總部設於上海,全盛時期坐擁兩座工廠與萬名員工,它不僅曾是外資品牌的標竿,也見證了中國內衣產業的版圖重組,無奈最終仍不敵時代洪流,只得黯然退出,為這段30年的輝煌歲月畫下句點。
近年來,中國內衣市場的數位化程度持續攀升,電商平台已躋身為品牌經營的主戰場,成為觸達消費者的核心通路。根據行業分析,線上管道不僅能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更具備快速銷售及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等優勢,這種高效率運作模式也讓固守線下重資產模式的傳統品牌舉步維艱,在成本與靈活度上均難以抗衡。
另據「集瓜數據」最新報告,2025年中國女性內衣市場成長率回升至7%至8%,其中電商通路表現尤為亮眼,銷售額年增高達44.75%。此外,這波商機也吸引資本湧入,在資金挹注下,內外、DareOne、蘭謬(La Miu)等逾10家新創品牌迅速壯大,這些後起之秀憑藉靈活的數位戰法攻城掠地,大舉侵蝕傳統品牌的市占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