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台軍援模式可能出現變化。共和黨籍參議員韋克爾表示,美國國防部可能對台灣套用「烏克蘭劇本」,收回「總統撥款授權」,改為讓台灣自行採購防衛物資。這筆原本無償接受的軍援,是否會被改為要求「付費購買」,引起共和黨參議員在7日軍委會聽證會上的關切。
《華盛頓郵報》9月報導,川普拒絕批准超過4億美元的「總統撥款權」對台軍援。美國防部印太事務準助卿約翰‧盧在聽證會上表示,台灣應該將國防支出提高至占GDP的10%,台灣確實必須承擔更多、付得更多,並且強化「非對稱戰力」。他的回答雖然略顯保留,但仍把數字說得明確,也就是川普曾提及,台灣軍費應該達到占GDP的10%,並強調台灣軍隊需要重大改革。
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回應表示:「我們明年應該會超過3%,但會逐步增加,來實踐總統所承諾的5%。」顧立雄進一步說明,國防支出將綜合考量整體財政狀況與能力建構,重點在於不對稱作戰能力、防衛韌性、後備能力提升,以及應對灰色地帶的襲擾。他也強調,有關國防事務的改革「正在進行中」。
同時,美國前國防顧問指出,中國即使不發動戰爭,也可能在四年內以經濟與行政手段,對台灣造成嚴重危機。就在美方檢討戰略、同步審視美英澳AUKUS軍事協議之際,位於印太前緣的台灣,必須強化自身在區域安全架構中的嚇阻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