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共同社》、《富士新聞網》(FNN)等日媒報導,高市早苗於4日當選後,原定15日舉行的首相指名選舉,卻因新團隊與公明黨的聯合執政協商陷入僵局,如今正評估延後至20日當週召開。據悉,在自民黨總裁選出到首相任命之間出現超過兩週的空窗期,在日本政壇相當罕見。
導致此一變局的導火線便是7日一場政黨協商,當天,高市先在黨總部召開總務會議確立新團隊,隨後便與公明黨領袖齋藤鐵夫展開會談,在會中,公明黨及其支持者創價學會對高市的保守政治立場表示擔憂,尤在參拜靖國神社、外交與政治獻金等問題提出質疑,並重申「若問題無法解決,就不會組建聯合政府」的強硬立場;最終因雙方未能達成共識,聯合執政協議因此停擺。
齋藤鐵夫在會談後,於今(8日)播出的節目中表態,若自民黨無法針對「政治與金錢」等問題給出明確答覆,便意味著雙方理念不合,「也不會共組聯合政府」。齋藤更直接表明,若不與自民黨組成聯合政府,屆時他「理所當然」不會在國會的首相指名選舉中投票給高市,此番言論形同對高市的首相之路設下最後通牒。
高市陣營不僅要面對執政聯盟內部裂痕,更要應對來自在野黨的挑戰。雖高市有意在臨時國會召集前,先向在野黨遞出橄欖枝,但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顯然無意接受,反而正積極整合所有在野勢力,盼能共推一人挑戰首相大位,朝野對決的態勢已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