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Re Mi 喜咧兜?》由資深編導陳依孝操刀,巧妙結合四把薩克斯風與戲劇表演,讓「音樂跨越語言」成為大小觀眾共享的體驗。故事以迷路的兔子「邦尼」為主角,遇見只會說台語的獅子里歐、老虎泰格與狐狸法克斯,在節奏與旋律的交流中學會傾聽與合作,最終靠音樂找到回家的路。舞台上四位演奏家以高音、中音、次中音與上低音薩克斯風現場演奏,結合角色互動與戲劇情境,不僅讓孩子產生強烈共鳴,也讓親子三代都能一起投入冒險旅程。
今年秋末,《Do Re Mi 喜咧兜?》將首次把足跡帶到台北以外的舞台。適逢成功大學94週年校慶,米特受成大藝術中心之邀,將於10月31日登上成功廳;隨後再赴澎湖,於11月8日受縣府文化局邀請登上澎湖演藝廳,讓離島的家庭也能近距離感受米特動物樂園的音樂魅力。這兩站演出不僅象徵作品的人氣已跨越地域,更展現親子音樂劇場的影響力正持續向外拓展。
緊接著,團隊將迎來年底最大場的回歸——11月29、30日台北市政大樓親子劇場。《Do Re Mi 喜咧兜?》將以「升級版」重新亮相,服裝設計、舞台互動與聲響細節全面優化,為觀眾帶來更沉浸的親子體驗。台北場自半年前開賣已突破3,000張票房佳績,因觀眾熱烈支持,主辦單位特別宣布加開11月29日(六)晚場,並將於10月15日於OPENTIX啟售,呼籲親子家庭及早搶票。

米特創辦人陳冠文表示:「《Do Re Mi 喜咧兜?》從創作之初,就是一部能說故事的親子音樂劇場作品,一路靠觀眾的口碑把我們推上更大的舞台。今年光是在台南、澎湖與台北三地,我們預期將有超過5,000位觀眾親身感受這部作品,這讓團隊更有信心。」他也進一步透露,團隊已著手規劃2026年底的全台巡演,希望將這部「三代共賞的親子作品」帶到更多城市與家庭。「要把這樣的作品帶到全台灣並不容易,我們很期待地方政府與企業品牌的支持與合作,一起推動音樂、台語與劇場的力量,讓更多孩子擁有人生第一場難忘的音樂會。」(專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