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專家指出,在高房價的時代,即使存夠了頭期款,每月可負擔的還款金額卻讓許多人望之卻 ा。以一間總價在2400萬以內的1+1房樣品屋為例,對於不少年輕族群而言,這已是沉重的負擔。「即使挑選總價在2000萬以內的物件,若貸款八成、採用本息攤還,並將房貸拉長到40年,每月負擔仍可能超過5萬元。」

房市專家進一步分析,這種情況普遍造成了「買得起總價、卻還不起房貸」的窘境。許多購房者在貸款初期,可能因為年輕、收入穩定而選擇較長的還款年限,但隨著時間推移,生活開銷增加、收入變化,或突發的醫療、家庭支出,都可能讓沉重的房貸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房貸期限延長的背後,是年輕一代沉重的財務壓力
為了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他們不僅壓縮了當下的生活品質,更可能犧牲未來幾十年的生活自由。長達30至40年的房貸,意味著購房者在退休後仍需繼續償還貸款,這對於規劃退休生活、甚至是為下一代提供支持,都構成了嚴峻的挑戰。

專家呼籲,政府與金融機構應共同思考,如何在高房價與購房者負擔能力之間取得平衡。除了檢討現行的房貸政策,也應加強購房者的財務規劃教育,讓民眾在做出購房決定前,能更全面地評估自身還款能力與未來風險。同時,也應鼓勵多元化的居住選擇,並尋求有效的房價調控措施,才能根本上緩解購房者面臨的困境。

民眾不禁要問,為了購買一間房子,犧牲未來幾十年的生活自由,是否真的值得?這個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其背後所反映的社會經濟壓力,已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