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中元普渡 傳統祭典新花樣2/小提琴演奏搭配紅酒法國麵包 法國公墓普渡吹異國風

記者|戴之聖、陳寯怜

找來演奏家拉小提琴,農曆七月普渡現場竟然有古典樂當背景,這裡是基隆的法國公墓。桌上擺滿一條條的法國麵包,前面也插著清朝的黃龍旗以及法國國旗,還擺著一罐罐的紅酒,配上西洋樂。

參與的民眾今年也COSPLAY成清朝的兵、慈禧太后、劉銘傳,更有人身穿法國陸戰隊的服裝。民眾:「我今天是裝扮劉銘傳(是)。我今天是扮演慈禧太后。我扮演法國將軍孤拔。」

從2007年起,一年一度基隆和法國的跨國普渡,在每年的農曆7月初二舉辦,地點在法國公墓,也稱為清法戰爭紀念園區,1885年清朝光緒興建在基隆市二沙灣砲台山下,紀念清法戰爭法國軍人英靈。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這場普渡很特別,它說明了法國跟基隆的友誼,也代表了法國跟台灣的友誼,因為有這個地方、因為有這個儀式,我們不會忘記他們,我們也不會忘記那個時候當地人受到的苦難。」

一般普渡是把供品和紙錢都放在供桌拜,法國公墓現場則是改放法國麵包、紅酒,還有外幣,選用亡靈最熟悉的東西進行祭拜,就是希望能在民俗月,讓好兄弟吃得開心。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新時間 2025.08.24 19:16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