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病理學會官網,徵才條件除高薪與休假外,還強調檢體「公平分件」、值班合理,並支援研究與學術資源,營造「專業、成長、生活兼顧」的職涯環境。不少網友直呼「65萬是一般人一年的薪水」,但也有人認為病理科壓力極大,待遇提升合情合理。
據了解,病理科醫師雖少與病人直接接觸,卻須負責癌症分型、腫瘤惡性評估等關鍵判讀,工作強度高且精準度要求嚴格,一旦人力不足,病理報告恐延宕。近期就傳出院內部分醫師離職,檢體報告需等待兩週,不過院方表示已透過體系內互相支援,時程未再受到影響。
林口長庚總院長陳建宗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坦言,全台病理科訓練名額有限,加上部分醫師轉往診所或其他醫院,尋求較單純的工作環境,導致醫學中心留才不易。「不只是病理科,急診科醫師、護理人員、藥師都面臨同樣問題,醫院工作相對繁忙、壓力也大。」
陳建宗補充,院方除提高薪資,也積極導入AI工具輔助疾病判讀,並提供研究與教學資源,期盼年輕醫師能在臨床實務與專業發展間找到平衡。他強調,醫院尊重醫師的職涯規劃,但仍希望透過制度與待遇改善,讓醫學中心工作更具吸引力。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則指出,病理科醫師人力稀缺,「合理的薪資與條件,才能補足人力缺口,也有助於整體醫療品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