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生活特輯】永續同行、地方共榮–證交所啟動「台灣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

證交所林修銘董事長表示,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平台,證交所持續配合主管機關落實企業永續政策,引導上市公司強化永續作為,有鑑於近年國際上對氣候變遷、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視,發展出相當多的自律規範及國際倡議,而上市公司身為國際供應鏈之一環,亦十分重視自然碳匯,因此證交所規劃本次「台灣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初期由我國宜蘭及雲林等地之案場開始,並遵循環境部發布之森林及土壤等相關自然碳匯減量方法學,於增加自願減量額度(碳權)的同時,對案場進行生態調查及物種復育措施,且於專案執行過程重視社區參與及生物多樣性,暨配合國發會之淨零十二項關鍵戰略,推動國產材運用及地方創生活動,希望藉此拋磚引玉,提供上市公司相關自然碳匯示範案例,以落實國家政策。

另就目前IFRS永續揭露準則的發展趨勢以觀,未來亦將強調永續、氣候及自然相關的財務揭露,其目的係藉由資本市場的力量,實現企業、社群與環境共生共榮的永續價值,以扮演促進產業綠色轉型的關鍵角色;目前已有國際大廠採行相關措施,例如Microsoft、Meta及Google等,組成共生聯盟(Symbiosis Coalition),共同承諾將於2030年前取得一定數量之移除類碳權(Carbon Removal),以因應氣侯變遷,其中自然碳匯佔有重要地位。而我國上市公司多為國際供應鏈成員,在未來淨零永續的路上,此一發展趨勢值得產業重視;此外,本計畫預計攜手國際知名之英國標準協會(BSI),進行專案確查證服務,擴大國內自然碳匯的查驗量能,以為國內碳市場注入全新減碳動能,開創以自然為本的淨零發展契機。

證交所表示,本計畫除增加自然碳匯外,並兼顧國際上氣候/社區/生物多樣性標準(The Climate, Community and Biodiversity Standards, 簡稱CCB Standards),且因應臺灣私有林地普遍面臨林農高齡、管理人力不足等困境,推行生態維護與碳權交易等誘因機制,提升農民林地經營意願,實現生態系統平衡與經濟成長的雙重目標。此外,疏伐後的木材,將結合國產林業資源製作林產品,推動在地就業與產業轉型,實現自然資源永續利用與社區經濟發展。

本計畫由證交所攜手產學機構、在地社區及原住民團體,依據「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之精神,進行生態調查,強化自然風險意識;並與地方創生及當地產銷班合作,活化社區經濟與活力,透過公私協力夥伴關係,共同打造兼顧經濟與社會價值的永續循環模式。

證交所過去致力引導企業邁向永續,本次將以啟動「台灣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作為起點,親自投入永續行動,透過跨部會整合與社會參與,深化地方政府、農林業系統及企業部門的合作,展現證交所對永續價值的信念與具體承諾。同時,也誠摯邀請更多企業加入以自然為本的永續行列,攜手打造屬於臺灣的自然解方,讓永續從森林出發,讓綠色從土地扎根,共創氣候行動、綠色轉型與生態永續三者共榮的淨零未來。(專企)

更新時間 2025.05.27 20: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