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藝文特輯】臺中歌劇院實驗有成,表演與科技藝術跨域成發吸睛

動作捕捉技術融入表演藝術 提供全新觀看體驗

主演皇后的女主角全身貼滿動作捕捉反光點(Marker),豐富的肢體表情零時差出現在大型螢幕的動畫角色裡,這是青年藝術家熊世翔跟洪翊博的作品《皇后與她的魔鏡》。以格林童話為本,加入動作捕捉技術實驗,使用Chat GPT提問延伸《白雪公主》中皇后跟魔鏡的關係對照,建構皇后內心投射,也探討人在虛擬妄想跟現實間擺盪的狀態與景觀。

《請允許我枯萎幾天》同樣透過動作捕捉技術完成實驗創作,以格林童話《美女與野獸》為本,由張翔華、李翊甄、周家任、高環莊、陳仕原、趙亭婷共同創作,重新詮釋主角意識分裂產生的光明黑暗,情感的拉扯接納,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賞體驗。

臺中國家歌劇院合作的導師,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蔡遵弘表示,《皇后與她的魔鏡》以及《請允許我枯萎幾天》兩個研究計畫,各自運用Chat GPT AI以及非典型空間、光雕技術,遇到的技術難題不同,導師提到,自己是用陪伴方式,把自己過去在跨域創作的經驗跟學員分享並協助技術,告訴學員有可能遇到的問題,讓學員們能預先有所準備,以利在創作過程中更加的順暢。

動作捕捉跨域組另一名導師,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王柏偉也指出,過往的創作往往是從劇本或者是從文本出發,然後再來思考技術如何配合,但是對於這種跨域表演來說,技術在文本結構的開端就必須處理,才能讓技術與文本同步配合協調。

融合VR真人視角 新媒體跨域作品大突破

臺中歌劇院LAB X計畫成果展中,還有加入演員現場演出、為觀眾建構虛實整合觀看視角的新媒體跨域作品。薛祖杰的《安妮意識》以一般人熟悉的急救安妮人偶當作創作發想,探討人類意識最底層的慾望,並投射對角色親密的需求。創作者薛祖杰補充,他使用VR影像,及時抓取臉、頭部的表情動作捕捉,讓觀眾可以直接看到演員的視線跟視角。「當他們投影在這片半透明紗幕上的時候,角色跟安妮的意識似乎重疊了、相遇了。我覺得透過新媒體的呈現方式,讓劇場的說故事方法又多了一種」。

陳大再跟李葉共同發展的《複視 Multiplicity》,讓祖孫三代看似處在同一空間,卻是在不同時空中試圖開啟對話。陳大再透過虛擬實境的裝置,讓觀眾在全景投影的環境之下,窺探兩代(阿嬤跟孫子)之間看到古厝老家的樣子,投射出相互怨懟與情感上的衝突。

從青澀到成熟 國內外導師對青年藝術家寄予厚望

遠從法國前來指導學員的里昂國家戲劇中心總監尤瑞斯.馬修(Joris Mathieu),以及劇場裝置設計師尼可拉斯.布迪耶(Nicolas Boudier),兩位對四組數位表演藝術創作者的表現印象深刻,也期盼未來他們在藝術創作上能有更大的發揮。布迪耶說,數位表藝作品須要經過長時間琢磨,才能以更完整的面貌呈現,他呼籲青年藝術家要堅持,並且投入更多的時間,才能讓他們的作品更加成熟;馬修總監則提醒,未來不管使用什麼樣的科技技術,「最重要的作品核心還是人性」。

臺中歌劇院LABX計畫 孵育跨域人才有成

四組研究計畫,都經歷半年的創作構思討論以及技術提升指導,推動跨域藝術青年創作計畫的臺中國家歌劇院,期盼參與計畫的學員們,未來都能帶著國內外導師們的加持與祝福,在數位藝術發展路上披荊斬棘走得又遠又好。

更新時間 2023.12.09 17:21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