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潛行曾文溪》第三集:巨盆

記者|陳寧

攝影|蔣宏儒、鄭仕欣

「所有的國家建設都會標榜著國家發展,因為是國家發展,所以我們必須配合國家,才能創造更多的幸福。在這個過程中,會有許多需要被迫犧牲的人。」長年關注迫遷議題的攝影家陳伯義站在白馬亭上,鏡頭俯瞰曾文水庫,目光落在鬱藍水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全台最大的水庫滋養著嘉南平原,也餵養了台灣無數家庭;但為了興建水庫,在曾文水庫現址居住了數代的居民被迫遷村,將土地讓給對國家興榮的期待。

跟隨陳伯義的腳步來到曾文水庫旁的茄苳村,一位長者腳步悠悠地走進一棟竹管建造的老房子。他是沈寬漳,五十年前,他和家族從即將被淹沒的山腳下,一路把這間屋厝扛上來,和其他老鄰居在此安身立命。「不甘願哪有辦法?搬遷的補償費買完土地,也沒什麼錢蓋房子了,所以從那邊山腳下把房子扛上來。」坐在家門前,頭頂上是「人財兩旺平安第,富貴雙全幸福家」的春聯,沈寬漳打開便當盒,將醬色濃郁的米飯送入口中,陳伯義坐在一旁靜靜聽完,並沒有伸手去碰腳邊的攝影器材,而是繼續追尋遷村故事的旅程。

「我會懷念我小時候。每次水庫水比較淺的時候,我都會來這裡看能不能看到小時候住的地方,但還是看不到。」兩位同樣經歷遷村過程的阿嬤靠著水庫的觀景平台,雙眼瞇成細線,視線彷彿穿越了時光,投向五十年前住在山腳下的的童年記憶。

曾文水庫大乾旱期間,露出水面的下大埔聚落。(攝影:陳伯義)

反觀遷村居民們的無語以對,陳伯義開始思索該如何將淹沒在水庫下的失落記憶顯影,在他尚未意識到之時,大自然反撲的手默默地成為他創作靈感的推手。2021年五月,南台灣一場百年大旱,揭開了長年深藏水下的地貌與記憶,被淹沒的過往隨著地表的裸露,悄悄重現天日。「我原本要拍月光照在乾涸水庫大地上的畫面,上來一看,不得了!這簡直就是老天爺要我來拍的畫面!」從白馬亭往下看,曾文水庫無水的庫底冒出大片新芽,彷彿在慶祝這塊土地的歷史得以露面呼吸;陳伯義的鏡頭也因此捕捉到五十年前舊聚落的樣貌。「回去看照片,我看到了只有在日治時期台灣堡圖上面會有的地名,像是紅花園,茄苳腳,舊大埔……從這個百年大旱裡看到的地景,過去的歷史好像一件一件被勾勒出來。」

更沒想到的是,八十天後,緊接而來的連續鋒面,竟又讓曾文水庫從幾乎見底到滿庫。「這種極端的氣候條件下,對我們的水資源運用,是愈來愈困難,我們在使用水方面,需要愈來愈謹慎。」陳伯義語重心長地說,「在整個麻豆大地藝術季裡面,我們對於水有關的思維應該跟上現在全球這樣的氣候變遷。」

兩個半月內從幾乎見底到滿庫的曾文水庫。(攝影:陳伯義)

與此同時,水庫上一艘小船緩緩駛入視線,船上一個年輕人舉著相機,透過觀景窗掃視曾文水庫的山壁。他是擅長街拍的攝影師林軒朗,經常穿梭在街頭巷尾,跟著城市的節奏游移其中。「我拍照都會有一個節奏,街拍是非常快的節奏,有時候是忽快忽慢,要很即時地去反應。」

然而,從策展人沈昭良手上接下拍攝曾文水庫的任務,林軒朗嘗試轉換節奏。他回憶第一次見到水庫時,就被其壯闊所震撼,「看到這麼巨大的物體在我眼前,會慌張想說要從哪邊開始拍起,最後放慢腳步,仔細去感受現場的狀態、當天的天氣、適合拍什麼,才確定好要拍哪個部分。」如果說街頭給予的動感和刺激是年輕人的活力,那麼曾文水庫的聞風不動,或許更接近祖父的形象。

「這個地方,我覺得最值得我拍的,我最有感覺的東西,就是一些看得到上面的痕跡,雨水痕、長年累積水線的痕跡,是我自己最喜歡的,就會找類似的地方。」對歲月痕跡感興趣,亦是對時間厚度的嚮往。除了拍攝曾文水庫,林軒朗也被南化水庫的大壩深深吸引。「心會比較靜下來,眼前這個大壩在這邊三十年沒有動,你的心情會跟眼前這個東西比較像。」大壩只是安靜地展示它身上歷經歲月刻畫的樣貌,在下方駐足仰望的林軒朗,竟像久違的祖孫相見,藉由相機的引導慢慢靠近,進行著沒有語言的對話。

林軒朗以《巨水的盆》為題,紀錄大自然在水庫上刻畫的痕跡。(攝影:林軒朗)

恆亙山谷間的水庫述說著長久以來人與天爭水的故事,就在氣候條件愈來愈極端的時代,藝術家或許無法提供我們解方,但透過鏡頭,片刻凝結成永恆,彷彿是留給後世的寓言。

(撰文:趙瑋甄.陳寧)

1/2(一) 23:30 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更新時間 2023.01.03 14:15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