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廢蚵殼年產15萬噸 環境殺手拚永續

記者|鏡新聞

剛剛採收的牡蠣,趁著新鮮,得趕緊送到青蚵嫂手中,剖殼取肉。青蚵嫂:「在這裡(挖)沒人住啊,蒼蠅不會污染到,不會干擾到鄰居。」每逢牡蠣採收旺季,阿桑們三五成群,拉張板凳便開始剖起蚵來,而蒼蠅就像裝上了GPS,追蹤著牡蠣,漫天飛舞,就怕影響到附近居民生活,漁民只能閃避到人煙稀少的地方剖蚵,此時在另一頭的空地上,第二次加工正在進行中。

在廢棄牡蠣殼中不停翻找,想挑出漏網之蚵,就算是小到被處理場淘汰,鄉里婦人還是加減收集,能拿到市場上換點錢貼補家用,在台灣,牡蠣是淺海養殖業中的重點項目,歷史超過三百年,養活了西南沿海多數居民,北起新竹、南到屏東都是分布區域,即使近年來範圍逐漸縮小,但在彰化王功、嘉義東石,到台南和高雄地區,大小型蚵棚依舊動輒上萬座,尤其是嘉義「東石蚵」聞名全台,各地蚵棚採收後,因為缺乏大的場地清洗,還會特地送到這裡「浸水」朝聖。

吊起一簍簍蚵,倒進洗蚵機,捲收蚵繩去除污泥,在機器不停滾動,海水沖洗之下,原本成串的牡蠣,除去了蚵繩,也洗淨身上污泥,一簍簍洗好的牡蠣,還要換個場地準備泡湯。浸泡這種稀釋過的海水,是要讓牡蠣更容易開剖,肉質水嫩,同時過濾其中的砂土,會特地送到東石來洗蚵 浸水,除了「東石蚵」名號太響亮,想沾點光,也是因為這裡是中南部少數合法的洗蚵場之一,加上規模夠大,一次能洗數萬公斤鮮蚵,各地蚵棚紛紛湧入,等到「浸水」完畢後,新鮮直送各大市場,變身成美味佳餚,不論是炭烤鮮蚵,品嘗天然原味,還是做成蚵嗲、炸蚵捲,各地老饕總能變著方式享用,但吃完了裡頭的鮮蚵,留下的是體積龐大的廢棄牡蠣殼。

(完整版請觀看影片)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更新時間 2022.06.12 21:3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