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智慧電網、儲能系統起步階段 考驗電力調度

記者|顧嘉真

攝影|許家源

銀行員摸黑辦公,想去運動健身房也沒燈,當然搭車的旅客也遭殃。一個興達電廠出狀況,全台就發生大停電,台灣電網真有那麼脆弱嗎?

根據資料顯示,2019年台灣線路損失率3.86%,跟南韓差不多,但優於日本關西的4.3%,不過台灣平均每戶停電時間長達16分鐘,比日本的6分鐘多出10分鐘,還是南韓8.61分鐘的2倍,台電坦言,是因爲韓國供電區域都市化程度,與配電自動化程度優於台灣。

台科大學電機系教授郭政謙:「速度上可能還有機會再加強一點,我相信把智慧電網基礎建設,從智慧電表裝設開始,以便我們後面有更多資訊,可以讓自動化、資訊化、智能化更快速展開。」

為了改善供電問題,台電2018年8月砸下162.5億元,展開配電系統強韌計畫,不過截至2022年2月底,只有155萬戶裝設智慧電表,離2024年目標300萬戶,還有一大段距離,而且這只是全台用電戶數的三分之一。

反觀鄰近國家日本,早在2017年智慧電表普及率就已經超過三成五,2024年更要力拚全面部署,台灣不只智慧電網建置進度換慢,儲能發展更處於起步階段。

台科大學電機系教授郭政謙:「儲能對於再生能源非常重要,由於目前台灣電價還不是很高,台灣電價確實比較低,在這個情況下,要導入自由競爭市場上比較困難。」

隨著綠能發展,加上用電需求多樣化,能源管理複雜度大幅提高,建置智慧電網、儲能設備,已經刻不容緩。

更新時間 2022.03.04 20:36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