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教育部修正性別歧視詞語,外公、外婆也稱阿公、阿嬤。(資料照)

教育部改善性別歧視 「外公外婆」正名!也可稱阿公阿嬤

記者|游允彤

攝影|王漢順

王婉諭表示,去年10月,她曾經指出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有性別歧視的問題,包括「家庭主夫」釋義為戲稱取代原家庭主婦責任的男性,另外有不少負面字眼都標註專指女性,因此她在質詢時要求教育部改善,部長也承諾會請專業的團隊做合適調整。不久前,教育部終於回覆調整進度。

教育部表示,將建立「常態檢修」性別平等議題內容機制,定期檢視是否含有性別歧視、偏見意涵的字眼,儘速完成性平內容詞條的全面檢修。也就是說,未來會依循新的機制,定期檢視辭典內容,以避免存有涉及性別歧視、偏見意涵的負面用語。

其中,因為《國語辭典簡編本》的使用族群多為國中小學生,因此會特別斟酌收錄涉及性別歧視、偏見意涵的負面用語,並重新檢修性平議題相涉詞條。至於《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則是定位為歷史語言辭典,因此便是以提供語文參考及紀錄語言為目的,對部分具性別歧視的過往用語,會註明「多含貶義」、「舊時用語」等。

王婉諭指出,看了幾個被調整過後的詞句,讓她覺得很棒的是,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等,原先在辭典中,都是「對媽媽的父母親」的稱謂,如今調整過後,加註了「今亦稱祖父、祖母、阿公、阿嬤」;祖父祖母也不只是對「父親的父母親」,也同樣也能是「母親的父母親」。

王婉諭表示,教育部的辭典中主動向孩子們說明了,不論是爸爸的爸媽,還是媽媽的爸媽,如今都可以不用再有內外之分,都是阿公阿嬤、祖父祖母了。王婉諭也說,不論是爸爸的爸媽,或是媽媽的爸媽,祖父祖母對於孫子的疼愛,一定都是滿滿的、不會有內外之分。

更新時間 2022.02.11 22:17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