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110學年度大專院校的註冊率,就連頂尖學府台灣大學的博士班,還有其他頂尖大學清大、成大、陽明交大等,都出現碩博班系所註冊率掛零的現象。
實際訪問台大學生,目前就讀大二的蘇同學坦言:「能出國就出國。」就讀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大三的潘同學則表示:「可能會唸碩班,但博班不一定,因為博班要花的時間比較久。」
就讀台大生技所博班生周同學則指出:「在台灣念的話,是因為可能有家人或是經濟,台灣這邊結束之後,我感覺也可以馬上跟產業有一些連結。」
註冊率掛蛋的,包含台大語言學研究所,綠色永續材料與精密元件博士學位學程,成大奈米積體電路工程博士學位學程,就連陽明交大清大通通都有上榜。
頂尖大學招生不利引起關注,台大工學院材料所博士、德國博士後研究員蔡劭璞直指:「(綠色永續博士學位學程)命題太過籠統,在中間我其實看不到主要可以從這個系學習到的東西。從台灣畢業的博班我覺得有兩大劣勢,第一個就是他們動手做的能力很缺乏。」
教育部回應,台清交等頂尖大學的碩博班有600多個、13個掛零,而全台碩博班多達4,385個。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表示:「這一次掛蛋的是46個,所以我還是要呼籲一下,不要把這個當成全面性的現象,只有1%左右。」
少子化浪潮,私校更是首當其衝,有7所私校註冊率未滿6成,在教育部訂的「淹水線」以下,列為專案輔導學校。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唐彥博無奈道:「教育部是根據你的所謂的註冊率,來作為獎助款要不要扣減的一個情況,少子化衝擊對學校、原來不是它辦學不好,是因為這樣一個衝擊,所以學校假如資源從教育部獲得更少的時候,這一部分對於私立學校,無非是雪上加霜。」
教育部推估117學年度學生人口可望回升,但到時還剩下多少學系仍是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