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換季皮膚過敏高峰,醫師揭異位性皮膚炎新療法與控癢5招。

換季異位性皮膚炎癢到失眠?新口服藥助中重度患者減少類固醇依賴

作者|鏡報

正值夏秋交替,氣溫忽冷忽熱,加上濕度變化,皮膚過敏問題更容易被誘發。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而言,換季往往是最難熬的時期,反覆紅腫、乾裂與搔癢,甚至讓人夜裡輾轉難眠。

34歲的張小姐從青春期起就長期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夜晚常癢到失眠,甚至不敢參加聚會。直到在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蔡雅竹醫師的治療與指導下,逐步建立固定護膚習慣、調整作息,才逐漸控制病情,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年僅9歲的王小弟則常因抓癢抓到流血,長期睡眠不足導致白天情緒不穩。父母在醫師建議下,幫他改善臥室環境並養成睡前保濕的習慣,現在也能安穩入睡。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台灣盛行率約1.28%,多數在孩童時期發病,其中85%於5歲前就出現症狀。病程反覆且可能影響心理健康與社交生活,不僅患者辛苦,家屬也承受龐大壓力。

蔡雅竹指出,過去治療多倚賴外用類固醇藥膏,但長期或不當使用恐造成皮膚變薄、色素沉著等副作用。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已有新型療法,包括小分子口服藥物(JAK抑制劑)與生物製劑,可針對中重度患者帶來更佳療效與耐受性,為長期受困的病友帶來希望。

除了藥物,蔡主任也提醒患者應從日常照護著手,提出「5大控癢祕訣」:

1.持續保濕:每天早晚使用低刺激、無香料乳液,維持皮膚屏障。

2.避免過度清潔:選用無皂性、弱酸性的潔膚產品,避免長時間熱水沖洗。

3.改善生活環境:保持室內清潔、降低塵蟎與花粉過敏原,維持空氣流通。

4.良好作息與飲食:規律睡眠、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有助免疫調節。

5.正確用藥:遵循醫師指示,不可自行停藥或增加用量。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一直靠安眠藥卻越睡越差?可能是過敏癢、頻尿、退化害你醒整晚
無法再飆高音、容易燒聲!聲帶居然也能微創治療救美聲
縮胃手術能減掉超重體重的70%?真相與風險一次看懂
更新時間 2025.09.08 12:3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