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報 2025.08.06 13:09 臺北時間
多喝水還是口乾舌燥!醫指「津液」出問題 曝夏日養生4要點
作者|鏡報
夏季炎熱高溫,身體出汗也跟著增加,雖然許多人喝水補充水分,卻還是口乾舌燥、疲累無力、皮膚乾癢?對此中醫師余雅雯點出問題,指出這種情況很可能跟身體的「津液」失衡有關。
余雅雯表示,「津液」在中醫裡是指血液以外,滋潤身體組織器官的水分,如眼淚、唾液、汗液、消化液、大腸液、關節液、尿液等,若身體的津液失調,大致上會產生供應不足與停滯2種情況。
余醫師指出,津液不足(津傷、陰虛)症狀有,在太熱環境中不斷出汗,或是一直上吐下瀉、出血多,使肌膚乾燥、彈性變差、唇口乾舌燥、有燥熱感、皮膚泛紅、尿少色深、關節疼痛。
而津液停滯(水滯)的症狀則有水腫、暈眩、疲累肢體沉重、白帶、皮膚濕疹、痰飲,這時即使喝很多水也用處不大,主因在於身體水分代謝不良所導致。余醫師進一步解釋,身體的水分是透過五臟六腑調解吸收排除,一旦臟腑衰弱就會出現「水滯」的症狀。此外,她也特別解釋,痰飲非感冒引起,是由水滯引發的現象,濃稠為「痰」,清稀為「飲」。
為了不讓津液失衡獲得調養,余雅雯建議夏日養生4要點:
- 少熬夜、避免劇烈情緒起伏,有助於「護陰養津」。
- 可飲用生津止渴的天然茶飲。
- 飲食宜清淡,避免油膩厚味,減少脾胃負擔。
- 若出現明顯水腫、四肢沉重,建議調整飲水方式或諮詢中醫師體質調理。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用摸過鍵盤的手碰食物?醫曝吐司實驗噁心結果 指這產品不是萬能
正妹勸為了200歐元永不放棄 她搭廉航使出硬實力過關!神力影片曝
網紅第1支善事影片就翻車 遭炎上急道歉還原雞骨頭飯糰事件
更新時間 2025.08.06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