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採購與設備進口雙指標回溫 台經院:最壞情況已過

作者|鏡報

台灣經濟研究院25日指出,關鍵先行指標「採購經理人指數」與「資本設備進口」雙雙回溫,顯示先前因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的企業觀望氣氛已逐漸消散,景氣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強調:「今天的投資代表明天的出口」 ,強勁的設備投資正為下半年的出口動能奠定穩固基礎。

孫明德表示,先前因擔憂美國對等關稅過高,企業普遍「不敢先訂貨,也不敢先下單」 ,導致採購經理人指數連續數月下滑。然而,隨著關稅情勢逐漸和緩明朗,6月份的採購指數已「全部都往上升」,營運活動渴望回到正常軌道 。此一趨勢不僅發生在台灣,美國與日本的6月份製造業PMI指數也都出現回升 ,顯示全球製造業信心正逐步修復。

更為樂觀的訊號來自於實質投資的力道,孫明德表示,今年上半年,特別是AI伺服器與半導體相關產業的需求極為暢旺 ,帶動資本設備進口迎來驚人成長。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整體進口資本設備大幅成長了六成 ,其中半導體設備進口更是成長了接近一倍。

這股強勁的投資動能,也促使台經院在本次預測中,將2025年整體固定資本形成成長率上修1.49個百分點至5.78%,民間投資成長率更上調1.94個百分點,達到6.04% 。

孫明德表示,採購指數回溫代表企業短期信心正在恢復,而資本設備進口的大幅增長,則是對未來訂單的具體投資。他表示,雖然上半年拉貨潮可能導致下半年部分傳統商品的出口動能減弱 ,但AI相關產品的需求依然強勁。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今年景氣先高後低 台經院上修2025年GDP至3.02%
232條款、半導體關稅襲來 專家:台灣先進製程地位無可取代
匯率、關稅兩大壓力席捲 台經院看壞19產業未來半年景氣
更新時間 2025.07.26 13:3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