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報 2025.07.19 20:29 臺北時間
8公尺「燈燈國王」現身螢光燈海,《燈怪》親子劇吸4,500人雨中不退場
作者|鏡報
歷時近兩年籌備的2025客家親子劇《燈怪》,今(19日)於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盛大首演,吸引超過4,500名民眾熱情參與。8公尺高的巨型人偶「燈燈國王」驚喜現身觀眾席螢光燈海之中,掀起陣陣驚呼聲。即使演出天候不穩,仍無礙觀眾觀劇熱情。主辦單位準備的大批雨衣迅速發完,現場觀眾無一離席,甚至有來自南庄、國姓、台南的民眾特地搭火車北上,只為一睹《燈怪》風采。
《燈怪》突破傳統舞台框架,融合大型機械偶、人偶演出、3D動畫與聲光效果,打造沉浸式親子劇場體驗。由紙風車劇團設計、手工打造的「燈燈國王」高達8公尺、長11公尺、肩寬4.5公尺,隨劇情穿梭觀眾席,會擺頭、眨眼、打噴嚏與揮舞翅膀,彷彿能與觀眾對話,讓孩子們目不轉睛、驚呼連連。
演出中紙風車劇團特別準備3,000支螢光棒,觀眾在導演引導下同步揮舞,成為海底光點的一部分,與「燈燈國王」共同構築奇幻舞台畫面。全場在星光閃爍中齊聲合唱〈瓜瓜歌〉,現場彷彿變成一場客語嘉年華。
劇中出現的15隻造型呆萌的「瓜族」與「燈族」人偶,各自身穿刺繡客家圖騰服飾,透過互助共生的故事展現敬天惜物、與自然共好的客家精神。來自桃園的陳小姐分享:「孩子看了紙風車前作《雨馬》學了簡單客語,這次也跟著唱瓜瓜瓜,就算不會講客家話也玩得很開心。」另一位內湖觀眾則表示:「一週以來每天經過廣場都看到燈燈國王在排練,今天終於看到正式演出,真的很感動。」
《燈怪》將於明(7月20日)晚間7點於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加演一場,免費入場、自由入座。為服務全台與海外觀眾,演出也將透過「客家電視台」Facebook與YouTube同步直播,讓未能到場的民眾也能感受《燈怪》的魅力。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最終章?!》 挑戰經典童話結局重選權
首屆台北「東尼獎」特別貢獻獎揭曉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深入城鄉獲獎
免費親子好去處 紙風車邀孩子南港、桃園看戲過暑假
更新時間 2025.07.20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