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抽血換學分 受害者總是先被質疑才換來正義

作者|鏡報

陳威臣/媒體駐日特派,前資深政治工作者

台師大體育系近期爆出教師違法對女足隊成員抽血,且有言語霸凌的狀況,在歷經民進黨立委陳培瑜以及范雲等人的協助下,包括行政院及相關部會終於開始動起來,被害學生們的權益也開始受到重視。

然而過程之中,幾位勇敢站出來的受害學生,卻陸續遭受到外界的質疑,首先是網路酸民質疑學生爆料的動機不單純,甚至有自稱師大教授的網友斥責女學生憑什麼要求師大的人必須道歉?而在記者會中甚至有媒體記者質疑出席的女學生「口條太好、不像是受害者」。

事實上這些就是所謂的群眾偏見,受害者就應該要是哭哭啼啼,一副必須要崩潰的樣子,因此認為可以在媒體面前侃侃而談、甚至口條清晰、毫無PTSD(創傷後壓力症)者,怎麼可能會是受害者。

這樣的偏見無視於這些受害者可能需要歷經多少的痛苦,甚至私下的崩潰,必須克服這些受驚害怕的過程,才能勇敢的站出來,反而質疑他們,甚至認為他們是有其他的目的。

的確絕大多數的受害者,內心甚至無法承受遭受迫害的過程,因此選擇不去面對,希望假以時日就能遺忘,這不但讓加害者肆無忌憚,甚至有人願意挺身而出,更會遭到無知的大眾在不明究理的狀態下,質疑受害者不是應該要躲起來,怎麼會大辣辣的站出來,這一定是假的,最終以狹隘的偏見來看待事件的受害人。

日本近期也爆出了知名藝人中居正廣,被控性侵一位富士電視台的年輕女主播的醜聞,然而整個事件一開始不但電視台協助加害者掩飾,導致受害者被迫離職,當事件爆發之後,網路上的酸民只憑中居的片面之詞,稱將以巨額的金錢於以賠償等話術,認為這只是雙方沒能達成協議,在社群網站上出現大批痛斥受害者只想拿錢的po文,更甚者還有不少中居的粉絲,不理性的到受害人的網站等留言謾罵,根本是令人瞠目結舌。

而近期日本最有名的ME TOO事件,就屬新聞工作者伊藤詩織遭性侵的事件了。伊藤詩織現年36歲,是相當優秀的記者,由於曾在美國紐約、德國及意大利等國留學,因此外語能力極強,也因此曾在日本電視台紐約支局實習,也是在這個時候認識了後來成了加害者的前TBS華盛頓支局長山口敬之,據說伊藤詩織曾表達對於新聞工作的期待及嚮往,後來前往日本電視台實習據說也是山口推薦。

然而伊藤之後的遭遇,就如同許多有權勢者對待女性的狀況一樣,即便事發之後伊藤曾經求助過警方,並且針對自身的遭遇進行提告,最後刑事審判部分因檢方認為證據不足而不起訴,但在民事上最終在2022年日本最高法院(最高裁)判決山口必須賠償332萬日圓確定。

2017年伊藤詩織為了希望社會大眾對於性暴力能更加重視,讓大眾能更了解日本社會再處理性暴力時的冷漠,因此將自身的經歷撰寫成紀實作品「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Black Box)」,並且在2018年獲選為日本新聞工作者協會第7回自由報道協會賞的大賞。

伊藤詩織在自身的經驗中理解到,日本社會對於日本女性在性暴力的遭遇過於冷漠,而且法律上也無法給予更完備的保護,因此伊藤自願站出來發聲。只不過這段歷程,伊藤遭遇到相當多的批評,光是在推特(現在的X)上就受到排山倒海而來的謾罵與中傷。除此之外連某些知名人士包括漫畫家、大學教授、甚至是政治家,都對她冷嘲熱諷甚至是毀謗。

批評者大多是批評伊藤的行為及反應不像一般的受害者,甚至有人連她開記者會時襯衫上方的鈕扣沒扣都拿來做文章,批評她像個「蕩婦」一樣;也有人抨擊她在遭受性侵之後的照片為何還在微笑,認為她被性侵一事是否造假?對此伊藤並沒有退縮,反而是採取法律行動,最後也獲得勝利。

而大眾的表現在在的顯示,人們對於事件的來龍去脈仍未了解時,很容易陷入情緒上的反應,要不就是認為與自己無關,對於類似的事件冷漠不關心,要不就是有部分民眾,將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加害者身上,尤其是部分加害者都是屬於社經地位崇高的有名人,因此認為怎麼可能會做這樣的事情。

當然過去也有假冒被害詐財的狀況,這也導致大部分的受害者遭到質疑,因此適度地保持理性中立是必要的,不過當證據確鑿,攤在陽光下的時候,如果仍然質疑受害方,那就是一種無知了。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鄭任汶專欄:別對不起用生命在踢球的簡同學
江昺崙專欄:從師大女足抽血事件回看台灣的「身體解嚴」
台師大女足抽血案 范雲偕受害學生與教育部開會「達7點共識」
更新時間 2025.07.18 14: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