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需求與修繕迫切性
綜合外媒報導,這次漲價旨在每年籌集多達2,000萬歐元,以幫助推動法國總統馬克宏於1月宣布的「羅浮宮—新文藝復興」計劃。該計劃總預計耗資高達11億歐元,重點解決博物館長久以來的安全隱患、基礎設施老化(如屋頂漏水、暖通系統故障)以及遊客擁擠問題。
特別是去年10月發生了一起價值1.02億美元的珠寶盜竊案後,官方審計嚴厲指出羅浮宮的安全系統和維護工作嚴重不足,資源更多地投向了藝術品採購而非修繕。
解決擁擠:改變《蒙娜麗莎》展示空間
羅浮宮去年接待了近900萬遊客,其中77%為外國人。絕大多數遊客都湧向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導致目前的國家畫廳極度擁擠。作為整修計劃的一部分,馬克龍總統表示,《蒙娜麗莎》將被移至一個新的獨立展覽空間,以改善參觀體驗。博物館也計劃增加新的設施,包括廁所和餐廳。
爭議與文化商品化質疑
儘管法國文化部長曾提出對國際遊客實行差異化收費以減輕法國納稅人負擔,但此次提價在國內引發了爭議。兩個主要工會強烈反對,批評這是「文化商品化」,並創造了一種「荒謬且不公正」的歧視性局面。工會認為,不應由外國遊客來承擔羅浮宮長期以來的管理和安全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羅浮宮並非唯一採取分級定價策略的法國文化機構。凡爾賽宮、巴黎歌劇院等其他著名景點也在探索或即將實施類似的國際遊客差別定價,以籌集資金應對不斷上升的運營成本。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