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地區套房月租動輒2萬元起跳,即使是在中南部,租金也不再親民。上班族荷包有限,薪水漲不過租金,統計20~35歲的年輕人,逾6成租金負擔率(租金/可支配所得)超過3成,形同「租金壓力鍋」。
居住在北市的35歲李大明一家四口便深受困擾。「房東突然說要賣房子,請我們一個月內搬走。」李大明和太太養育2個孩子,四口之家原本在北市捷運萬隆站附近租了一間舊公寓3房,月租2.9萬元。當時李大明一家已符合政府的租金補貼資格,但因房東不願配合,擔心稅務問題,甚至口頭威脅漲租,李大明並未提出申請。
如今房東決定賣掉房子,向李大明祭出退租令,短短1個月內搬至附近三房華廈,屋況較新、附簡單裝潢,但月租金一口氣跳上3.5萬元,這筆開銷占去夫妻月收入共8萬元的一半。高達43.75%的租金負擔率,讓家庭財務瞬間緊繃。
於是他申請「中央擴大租金補貼」,通過後每月領到5千元補貼,因有2名未成年子女,可享1.6倍加碼,算下來總共補助8千元,一年省下9.6萬元,「這樣壓力有稍微減輕些。」李大明說。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解釋,只要家中有未滿18歲的子女,就能享受乘數加碼。育有1名子女為1.4倍,育有3名以上子女享1.8加碼補助,逾3名每生育1名子女,補貼倍數增加0.2倍。
以李大明北市租屋為例,符合第二級條件的一般家庭(非弱勢),每月補貼5,000元,因他育有2名未成年子女,補貼倍數提升至1.6倍,每月可實領補助金額為8,000元(5,000元×1.6倍)。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此政策意在擴大受惠對象,尤其將學生與年輕家庭納入安全網。對於猶豫是否生養下一代的夫妻而言,這筆實質的居住支援,無疑是重要的政策誘因。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