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 Logo
Sponsor Logo
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左)與策展人賴慕芬致詞,舉辦個展追憶他與三毛的深厚情誼。(主辦單位提供)
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左)與策展人賴慕芬致詞,舉辦個展追憶他與三毛的深厚情誼。(主辦單位提供)

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憶友 黃意會推《不要告別—三毛與我的台灣印記》個展

黃意會出生於新加坡,理工背景出身,卻始終對文學與藝術有著敏銳直覺。1980年代初,他因報社副刊投稿而結識三毛,那時的三毛正是文壇最光芒四射的作家。兩人從書信、文字交流,到共同騎車遊台東、遠行蘭嶼,友情迅速升溫,也在黃意會心中留下無可取代的位置。這段旅程讓他創作出〈蘭嶼〉、〈美濃油紙傘〉等代表作,而〈蘭嶼〉更成為他三十年後再度追憶的起點。

16日下午的開幕式中,旅法多年的手工電吉他製琴師鄺老師與黃意會合唱〈不要告別〉與〈橄欖樹〉,吉他音色溫潤,歌聲深情,讓現場觀眾彷彿被帶回三毛與黃意會共同旅行的年代。那個年代的自由、浪漫與不羈,在音樂裡再度翻湧。

1982年,黃意會與三毛在台北留下合影。(主辦單位提供)
1982年,黃意會與三毛在台北留下合影。(主辦單位提供)

現場貴賓包含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總統府前資政廖了以、國美館館長陳貺怡、台灣引興公司董事長王慶華、資深國際策展人王琨生與葫蘆墩文化中心主任郭恬氳。各界皆肯定黃意會以藝術保存記憶、跨越文化的創作精神,也盛讚此次展覽為今年台中最具溫度的藝文展覽之一。

策展人賴慕芬表示,〈不要告別〉這首歌在1980年代風靡華語世界,三毛作詞、李泰祥作曲,是一代人的情感記憶。「這次展覽,就像黃意會給三毛的最後一封長信。」她指出,黃意會自2019年起每兩年推出一次三毛主題展覽,在新加坡、深圳引起迴響後,這次選擇回到三毛成長的台灣,具有深刻象徵意義。

黃意會坦言:「三毛說過,用一秒鐘轉身離開,用一輩子去忘記。我的畫,就是那漫長的一輩子。」他將科學訓練帶來的冷靜,與文學滋養出的柔軟並置在同一張畫布上;線條自由、色彩奔放,看似抽象,卻是他完整的情緒紀錄。

展場中的作品,多件源自他與三毛的記憶路線台東的山海、蘭嶼的風、台北的巷弄、台中的街景。那些地方三毛走過,而那些畫,是黃意會為她留下的痕跡。

對黃意會來說,作品既是創作,也是自傳。他在抽象風景中埋下符碼:流動的線條代表時間,堆疊的色彩象徵情緒,誇張的形體暗喻自然生命力。觀者在畫前停留的瞬間,便能感受到「穿入花間,踩碎樹影,與日月同行」的自由。《不要告別—三毛與我的台灣印記》是一場藝術家獻給摯友的深情回望,也是一種溫柔的告別方式,不是放下,而是讓記憶以另一種形式永遠留存。

相關文章

仰德集團力挺體壇拋磚引玉 捐贈350萬元助體育發展

名校生脫序便溺3/獨家!被害女學生尿液已下肚才知惡行 校方:啟動三級輔導

普發現金還沒領到詐騙找上門 刑事局提醒「普發一萬 提防萬一」

更新時間2025.11.16 20:40 臺北時間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