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當總統,民進黨啟動去蔣、去中大業,把老蔣肖像從鈔票、硬幣上下架是為急務。然而,畢竟剛執政、根基未穩,國民黨還是立法院多數黨,因而無法徹底達陣,但仍有小進展。
2002年元月4日,央行總裁彭淮南請某記者,在來來飯店安東廳吃飯。彭淮南面帶得意神色,對記者表示:「這次100與200新鈔,我決定用國父與蔣公肖像。這為的是族群和諧。當然,民進黨有人不高興。我對民進黨黨政高層說:『鈔票是綠色,我把老蔣都染綠了』,也算是顧及了民進黨情緒。」
2016年,蔡英文當總統。大半年後,民進黨立委高志鵬發砲,主張重新設計新台幣,拿掉孫中山與蔣中正肖像。獨派附和,說是日幣上頭都是文人肖像,沒有政治人物,新台幣也當如此。國民黨反對,要高志鵬等人,掏張美鈔看一看,所有額度鈔票上頭都是政治人物。高志鵬打槍,中央銀行沒答應,因為此舉耗費龐大經費。
現在,情況不同了。這一回,央行起的頭,言之成理,說是鈔票防偽技術不夠先進,24年沒改版,該改了。央行完全沒提,打算下架老孫與老蔣。但央行說,要設立「新台幣鈔券主題諮詢委員會」,以及「建立公民參與機制,凝聚社會共識」。以現在台灣社會環境而言,有「公民」參與,幾乎可以斷定,去蔣大業定然成功。
之後,就剩下50元與10元硬幣上,還有孫、蔣肖像。不定什麼時候,央行再找些什麼技術理由,改鑄新幣,那麼,鈔幣去孫、蔣就大功告成。
陸軍司令部廢了「中正堂」,更具突破意義。軍隊,始終是綠營心中痞塊,覺得軍人最難搞。譬如,政大前身是國民黨黨校,都改了校歌歌詞,把「建設中華民國」這六個字給抹除了。偏偏,陸軍官校校歌,到現在都是「怒潮澎湃,黨旗飛舞」。如今,陸軍司令部當了領頭羊,後頭鐵定能牽出一批跟風蟲。
然而,去中、去蔣大業仍舊有其極限。幾個月前,內政部大動干戈,要改路名,結果就踢到鐵板,幹不下去。並且,這鐵板永遠豎立,絕不消逝。因為,改了路名,戶政、地政就亂了套,台灣秩序會出大亂子。鈔票改版、營區禮堂改名,綠營也就是圖個心裡爽。實質上,台灣民眾與孫、蔣早就沒有多少心理意識連結,改不改,其實沒差。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