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警方公布超商防詐步驟,提醒超商收貨注意事項。(警方提供)

超商收貨小心有詐 刑事局籲警覺包裹詐騙陷阱

記者|鏡週刊

日前,一名謝姓男子於10月初報案表示,自己收到一則簡訊通知稱「網購商品已送達超商」。由於當時工作繁忙,一時不確定是否曾在網路上購物,誤以為是家人代訂的商品,遂前往超商付款新臺幣1千餘元取貨。

未料,取貨後打開包裹才發現內容物為防曬霜,經向家人及朋友查詢,均無人購買或寄送該商品,這才驚覺遭遇「幽靈包裹」詐騙,隨即向警方報案。

目前「超商包裹詐騙」主要分為2種類型:

  1. 社群平臺一頁式詐騙廣告:詐騙集團透過社群網站或廣告刊登假冒商品頁面,以「超低價」「限時特惠」等話術吸引民眾下單,並以「貨到付款」取信消費者。待民眾付款取貨後,才發現收到與下單內容不符、劣質甚至無法使用之商品,始知受騙。
  2. 幽靈包裹詐騙:詐團在民眾未曾購物下單情況下,主動寄送包裹至超商門市,並發送簡訊通知取貨付款。許多民眾誤以為家人或朋友代購而付款領取,事後發現根本未曾訂購,造成金錢損失。

如遇到這種詐騙情形,目前4大超商都有客服專線或申訴平台提供申請退款、退貨管道,民眾即使在超商已付款領取不是自己購買的商品,只要透過超商線上申訴平台或客服中心立案,便能有效讓損失降到最低。若民眾懷疑收到詐騙包裹,應立即採取下列步驟處理:

  1. 務必於取貨後7天內提出申訴。
  2. 申請退款時,請完整保留包裹外箱及寄件資料。
  3. 若為未訂購的「幽靈包裹」,取貨前請先確認購物清單與家人,並拒絕取貨。
  4. 如果對購物有疑慮,可先透過包裹上的寄件人資訊進行查詢,協助辨別真偽。

刑事局提醒民眾,詐騙包裹多由國內外不明賣家透過境外電商或社群平台接單,再委託貨運報關與物流配送,消費者取貨開箱後始發現受騙,在網購或取貨前,留意以下3點能有效降低受騙機率:

  1. 未訂貨請勿取件:對於來源不明或非本人訂購的包裹,應直接拒收。
  2. 提高警覺網購陷阱:網購時,慎選購物平台,選擇有良好商譽的拍賣平台購物,若賣家僅提供E-mail、Line ID或海外聯絡方式,極可能為詐騙。
  3. 付款前再次確認:於付款前應再次確認訂單明細、金額及寄件人資訊正確再取貨付款。

超商退款流程皆需保留完整包裝、繳費憑證與包裹單據,民眾取貨後,應先儘量保留完整商品外箱寄件資料,以釐清寄件者資料,便於提供超商、貨運業或集運商進一步處理。若遇可疑包裹,應保持警覺,或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尋求協助。

相關文章

央廣被駭內幕5/獨家!黃國昌移花接木用假對話截圖矇騙社會 吳姓工程師:令人不齒

年度豬病論壇台南登場 產官學齊力守護豬肉安全

賣場保健食品選購眼花撩亂 專業藥師提供諮詢防踩雷

更新時間 2025.10.19 13:0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