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養老就是等死?我們都不要過度依賴下一代,要活得有尊嚴、有品質。」好好園館創辦人紀金山認為,除了機器人之外,「代理家人」的功能日益重要,而跳脫流水線模式,以「個別照護」為主的附服務型養生宅,會越來越被市場看重。
1、創新養生宅,先買後住,類家人服務
其實,長輩們缺的往往不是房子,而是房子裡少了關心的人,位於台中沙鹿的好好園館便提供「類家人服務」,以青銀共融(Co-living)的新關係連結,由青年管家包辦長輩的生活。
好好園館標榜先買後住,以大學教授顏瓊芬為例,她在2023年以總價550萬元買下1戶11坪的住宅,「我有權狀,這是我的獨立產權喔!」顏瓊芬說,好好園館提供預先買屋的機制,由園館代為出租,每月固定收租1.5萬元,等到自己年邁時,無論年齡或身體狀況,都能隨時入住,且享有永久居住權。
顏瓊芬樂當包租婆,每月收租1.5萬元,換算下來租金投報率達3.27%,「2年來我只收過一張繳費單,支付洗衣機維修費用1,500元。」她笑說,買下退休宅讓她感受到養老理財新趨勢,先當包租婆創造被動收入;未來決定入住時,還可享月費優惠,原價51,000元扣掉月租金收入15,000元,每月只需繳交36,000元。
2、大型養生村,全方位保障
大型養生村設備完善,提供醫療照護,住戶多,同齡之間有共同話題、培養共同興趣,但初期支出較吃重。大型養生村如長庚養生村、潤福生活家等,其系統化、制度化的優勢,且有醫養系統成為後盾,給予全方位保障,適合追求穩定、安全、入住免操煩的退休族群。
以台灣房屋在新竹關西打造亞洲健康智慧園區為例,是全台灣唯一擁有溫泉的養生渡假村,6千坪基地專攻高端健康宅,全區388戶,具備國際級養生宅的水準,亞洲健康智慧園區規劃每間房型都是20坪,保證金每間支付600萬元,每人月費2.5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