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延續經典《蒲田行進曲》的故事,以獨特電影語法重構舞台節奏,透過聲光對位、慢動作與即時影像設計,將演員情緒、光影與節奏編織成一首「被看見的詩」。錦織一清以近乎禪的手法探索演員與角色、現實與夢境的界線,讓劇場成為觀眾自我對話的鏡子。

《蒲田進行曲完結篇:銀之死》今(11日)在高雄衛武營登場,錦織一清(圖右)擔任導演。(翻攝錦織一清 X)
陣容堅強,集合日本劇壇國寶級演員春田純一、《篤姬》男星武智健二、大下順子、吉田智則、貴山佑哉、堀田眞三等領銜演出,並有清家利一、植村喜八郎、喜多川務、澀谷天笑等實力派演員共同詮釋。武智健二飾演悲劇靈魂「安次」,他提到全劇最經典的「樓梯墜落」慢動作與「銀次郎」場景是極限挑戰,「每一次跌落都不是單純動作,而是一種命運的重量。觀眾會看到時間被拉長,彷彿見證靈魂崩解與重生。」

錦織一清(右2)與演員們有說有笑,氣氛輕鬆。(翻攝錦織一清 X)
此次製作亮點之一,是由台灣團隊研發的「無國界情感字幕系統」,結合浮空投影與AI技術,可根據劇中情緒即時調整字體、色溫與速度,讓字幕成為表演的一部分。國際舞台文化表演藝術交流協會(IPAC)指出:「這項創新讓字幕成為情緒的延伸,即使不懂日語,觀眾也能感受舞台情緒的呼吸與脈動,開創亞洲向全球傳遞的新劇場語言。」

錦織一清(中)是傑尼斯少年隊出身,他與植草克秀(左)在2020年離開事務所,東山紀之續留。(網路圖片)
相關文章